长夏漫漫,人们纷纷寻觅应对酷暑的良方。科学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消暑解渴,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清淡饮食,少油少盐
夏季人们普遍崇尚清淡饮食,那么该如何实现呢?关键在于选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并搭配适量的蛋白质类食物,前者如西红柿、黄瓜、苦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清凉的凉拌菜;后者如鱼、鸡肉、豆腐,这些食物既清淡又富含营养。
夏季气温高,容易出汗,导致钠离子流失,食欲不振,人们倾向于选择高盐、高油的快餐或加工食品来刺激食欲,这无形中增加了盐的摄入量。过多的盐分会导致身体水分滞留,增加心脏负担,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夏季用盐要适量,避免食用过咸的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利用蒜、姜、香菜、醋、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来增加食物风味,既能满足口感需求,又能有效控制盐的摄入。
多饮水,保持水分充足
夏季出汗较多,身体流失水分较快,故而要保持摄入充足的水分。适量饮水还能帮助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同时,适当补充西瓜、黄瓜、草莓等富含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和过于甜腻的果汁,这些饮品不仅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使人感到口渴。最好的选择仍然是白开水,或者在水中加入一些柠檬片、薄荷叶,既解渴又能增添风味。
适当选择清凉食物
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许多食物被认为具有“清凉”效果。比如,绿豆汤是夏季消暑的经典饮品,既能清热解毒,又能补充水分。百合粥、燕麦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也非常适合夏天食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些水果或蜂蜜,既美味又有助于消暑。
对于喜欢吃肉的人,可以选择清淡的肉类,如鸡肉、鱼肉、虾肉等,再搭配一些蔬菜。减少牛、羊、猪等红肉的摄入,因为红肉相对较油腻,不易于消化,不利于消暑。
注意饮食的搭配
科学饮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合理搭配。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相互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健康效益。例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搭配富含铁的食物(如深绿色叶菜、红肉),能够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
夏季也是各种水果的丰收季节,桃子、李子、杏等水果不仅水分充足,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炎热的天气常常让人忽略饮食的规律性,因此应每天保持三餐定时、适量摄入,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以防影响体重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三餐之间可以选择一些小分量的健康零食,比如坚果、酸奶等,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造成负担。
科学饮食在防暑降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应对高温天气的关键。
姜盼 高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