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Marco Barbieri
店名:大马可意大利餐厅(Da Marco)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东诸安浜路
走进上海东诸安浜路的一家酒店公寓,底层餐厅的烟火气便裹着黄油与罗勒的香气扑面而来。餐厅门口矗立着一幅主厨Marco Barbieri的大型画像。他面带笑容,仿佛正热情地邀请路人:“快来品尝正宗意大利美食。”
Marco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原本攻读计算机编程的他,因五年制课程漫长,转而投身两年制烹饪学习,从此与美食结缘。怀揣厨师毕业证,他曾辗转纽约、瑞士、德国等地,直至被新加坡餐厅Pasta Fresca派往上海分店,开启了与这座城市的牵绊。1995年中国春节前夕,26岁的Marco搭乘的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
一年后,Marco跳槽到赤道酒店,经理是意大利人。Marco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半,后来又去了新加坡假日酒店工作。
1999年,Marco与妻子回上海休假时,曾在赤道酒店共事的一位同事已成为东诸安浜路一家酒店公寓的总经理。她告诉Marco,公寓一楼的咖啡馆正好没人打理,如果他愿意接手,无需租金。Marco当即应允下来,自己负责后厨,妻子负责运营。就这样,大马可意大利餐厅诞生了。
创业初期,Marco用中国米做烩饭、自制意面,口味和厨艺都严格遵循意大利传统。口口相传,食客们纷至沓来。如今,各大平台上食客好评如潮:“在这里,不可能吃到番茄酱制品”“这里非常适合意大利人来怀念家乡”……食客们将这里誉为“呈现最地道意大利风味的餐厅之一”。
如今,这家藏在街角的餐厅已成为多元文化的“会客厅”。26年来,也见证了无数人的人生片段,最初到访的一些客人至今仍保持每周光顾的频次,当年跟着父母来的孩子已经带着下一代来赴约。
2023年底,Marco被授予上海国际旅游形象公益推广大使。“自1995年扎根于此,我已将半生岁月融入这座城市。”他常向意大利亲友展示上海的地铁网络、电影节海报,还有他最爱的露营地——从东北到新疆,他驾着房车走遍中国,却始终觉得“上海是最特别的存在”。
如今,Marco仍在续写上海故事:通过短视频向全球推介上海的石库门、小笼包。30载时光流转,从当年在酒吧里探讨食材的年轻厨师,到如今带着国际友人打卡武康路的“城市推荐官”,Marco用美食搭起桥梁,让更多人看见——当意大利的热情遇上上海的活力,便能孕育出最动人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 任竹青 本报记者 梅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