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留言板 频频滑跤行路难 电桩受潮有隐患 外面下雨 房内不停下小雨 物业缺失 维修基金用不得
第10版:第33届夏令热线特别报道/帮侬忙 2025-07-23

外面下雨 房内不停下小雨 物业缺失 维修基金用不得

仲达公寓顶楼住户盼困扰多年的渗漏问题能早日解决

王女士家的客厅放着床垫(大图),上面满是水渍(小图)

本版摄影 陆常青 王女士经常用于接漏水的桶和盆

近日,家住长宁区安顺路258号仲达公寓3号7楼的王女士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其居住的顶楼房屋天花板长期渗水漏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尽管王女士多次向居委会、街道和房屋应急中心求助,但因小区缺乏物业管理、维修基金被冻结且金额有限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记者随即前往现场展开调查。

一到雨天忙着接水

走进王女士家,客厅中一张床垫格外显眼。由于房间漏水,无法居住,王女士不得不将儿子的床垫搬到客厅。床垫上斑驳的水渍,无声诉说着漏水带来的困扰。王女士告诉记者,只要一下雨,水就会沿着屋顶渗漏进房间,天花板开始滴水,滴到床上、家具上、地上……她只能找来水桶和盆子接水,甚至因为灯旁边一直滴水,不得不把灯拆掉,换成水盆接水,但水盆旁边也开始漏水,只能贴上防水贴。然而,这些措施收效甚微。王女士表示,漏水问题已有多年,起初,尝试用一些简易方法修补,比如在楼顶铺设卷材试图防水,但由于房屋老化,防水层损坏,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现在,漏水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王女士无奈地说:“我实在没办法了。”

据悉,仲达公寓属于迷你型社区,仅68户居民。由于小区规模较小,一般物业公司都不愿意接手,导致小区长期没有物业管理。业委会虽然尽力维持小区的基本管理,包括请人维修公共管道及日常卫生,但功能和资金都有限。

物业缺失基金冻结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多次向居委会反映漏水问题,但得到的回复都是资金不足无法维修。记者随后致电小区所在的天山路街道纺大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该小区已经3年多没有物业管理了,维修基金一直处于冻结状态,需要有物业公司入驻才能重新启用。虽然没有物业管理,但一些简易维修居委会帮忙托底。

该居委会工作人员补充道,王女士家的漏水维修属于较大规模的翻修工程,小区维修基金被冻结且金额有限,无法覆盖大规模顶楼防水修缮。由于无人缴纳物业费,维修资金匮乏,导致维修工作难以开展。此外,该小区是商品房,不符合“美丽家园”条件,也无法享受政府专项维修资金扶持。

记者了解到,尽管仲达公寓缺乏物业管理,但部分邻居也曾尝试自行涂防水层或小修小补。然而,由于房屋老化严重,这些措施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曾尝试推动社区修缮工作,但由于资金匮乏和物业公司不愿接手等问题,进展缓慢。

据悉,2023年上半年新一届业委会成立后,正积极洽谈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寻求长远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小区规模小、收入少等原因,物业公司接管意愿较低。好消息是,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已经有一家物业公司有接管意愿。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努力与新物业公司沟通协商,争取早日解决小区物业管理问题。

业主期盼后续支持

目前,王女士表示愿先自行维修,以改善当前居住条件。她希望,在维修后能够通过合理程序争取维修费用的补偿。然而,由于小区缺乏物业管理和维修基金支持,这一方案实施起来也困难重重。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尝试与邻居沟通,希望大家一起筹集资金进行维修。但由于漏水主要影响她家,其他邻居并未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积极性不高。王女士无奈地说:“只有我们家在漏,别人不急,因为他们不是受害者。”

对于王女士的困境,居委会表示将积极参与协助沟通,并尝试与新物业公司、业主沟通后续的维修费用分担问题。同时,居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解决小区物业管理缺失和维修资金不足的问题。

仲达公寓的漏水问题和物业管理困境并非个例。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更新的背景下,一些老旧小区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如何加强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和谐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老旧小区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