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沪上参加本科普通批次招生的考生都查到了录取结果,今年有近4万名上海考生在此批次被投档录取。
考生成绩是如何被投档到各个志愿高校的?会不会因为人为因素或程序上的问题,导致投档失误?昨天,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邀请10位考生代表前往“戒备森严”的高招集中录取现场,实地探访投档和录取的每一道工序。
这10位同学都是通过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报名被随机选出的。他们在高招办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现场揭开招生录取的神秘面纱。录取组相关负责人向他们介绍,本科普通批次录取工作从7月16日开始,先进行了多轮的模拟投档,在上海录取现场的工作人员还要与本市及全国各地的高校就生源信息反复进行远程沟通,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为本市考生争取更多的升学机会。正式投档前,市教育考试院要对投档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校验和人工校验,其中的系统校验是由两套不同系统进行比对和检验。只有经过两套系统的验证且数据完全一致,并经人工核对准确后,方可进行正式投档。
今年共有784所高校在沪招生,其中697所高校在本科阶段招生。招生录取的责任主体是高校,市教育考试院的工作是汇总高校各专业组的招生计划和考生信息(志愿填报信息、高考成绩、体检信息、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等),按照相关政策与规则,将考生信息投档至高校,由招生高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招生章程完成专业录取,提交市教育考试院,经专门工作人员依照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和有关规定进行录取审核后,录取结果方为有效。之后,高校会依据考试院审核的录取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
录取现场设有录取管理组,负责统筹组织整个录取现场的管理工作,下设4个专门的工作小组。计划投档组负责对各招生专业组的投档比例、招生计划等信息的汇总、统计,结合投档规则进行数据模拟和正式投档,同时做好录取系统院校端技术服务工作。录取检查组负责按照公布的招生章程对各招生高校上传的专业录取和退档结果进行审核。院校联络组负责高校投档录取过程中的各项联络工作。综合服务组负责录取新生名册打印、邮寄、归档等工作,以及录取现场后勤、综合保障、安全保密检查等管理工作。此外,还有专门的网络安全与系统管理组,负责招录专网整体安全与管理、安全系统支持等各项外围保障工作。录取现场还设有专门的招生监督组,由上级纪监组及教育行政部门派人全程驻点。工作人员介绍,作为独立设置的工作小组,招生监督组全程监督整个高招录取工作流程。
考生代表在现场看到,几台电子大屏幕正实时滚动显示着各招生高校的录取情况。在考试院的内网上查到已被心仪的上海师范大学录取,考生代表小曹同学说,以前对高考招生的“公开、公平、公正”没有真实的感受,这次通过实地了解,深感招考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严谨态度和完善流程,确保了广大考生的利益。小丁同学激动地说:“我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录取了。当我看了录取现场后,觉得比我想象的还要繁琐,因为这是一个很完整、很科学、很严谨的录取系统,而且实现了全过程的监督,真的让我们考生很放心。”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