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最近是考试季,各类平台上考试招生相关信息很多,但不少账号发布的内容都是五花八门、一惊一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悚体。目的不外乎为了吸引考生家长点进去。
关心则点、关心则“乱”,虽然明知道这样的惊吓体背后,不太可能有有价值的信息,但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只要点了,就给这样的帖子加了一个流量,并成为其自我标榜、自我谋利的一票。上的当多了,也有明眼人。在这类帖子后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评论:起号呢,别理它。
起号,是个新词,大意指要运营、壮大一个社交账号。这本来很正常。可是,“起号”的迫切愿望——无利不起早,无利也就不起号了,想谋利无可厚非,只要合法合规——让起号者从第一天起就选择性忘记了基本的内容操守,似乎为了起号,可以口无遮拦、百无禁忌,忘记了世界上还有真、善、美这样的东西:
真,发布的内容总应该是真实的,哪怕由于账号发布者本人的视角、层级所限,未必看到全部真实,但好歹也是某个局部的真实情况。我们可能难以苛求每个发言者有能力核查全部事实,但至少应该是事实。局部的真实,也有一定价值。起号者却不管,题文不符,挂羊头卖狗肉的比比皆是。
善,不是为了说出事实、服务同道,贡献自己的观察或认知,而纯粹是为了“起”一个号,就很难说其目的是“善”的。所谓善者,既然是在公共平台发言、在公共场所作为,总应该有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如果确实表现了一些真实情况,那就更是善莫大焉。然而,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赤裸裸的骗人的恶意。
美,同样说一件事情,当然有怎样措辞、怎样修辞的问题,也就是说,怎样让自己的文字、文章在广义上更“美”一些。美,不是一定要繁花似锦,有时候明白如水也是一种美,也不容易做到,但总要让你的用户觉得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生拉硬拽、以丑为美的招徕。
如果我们觉得真、善、美毕竟是值得追求的终极价值,那么,即便是“起号”也不例外。考试招生号如此,其他内容、形式应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