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橙黄树影婆娑  绿意串点成线 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地方标准11月实施 拆墙透绿  四季可赏景 玉兰为媒 儿童戏蝶欢
第3版:焦点 2025-08-07
闵行机关大院绿地升级为玉澜园 全市已开放一百六十二个单位附属绿地

拆墙透绿 四季可赏景 玉兰为媒 儿童戏蝶欢

玉澜园保留了30多年树龄的大树,补种了观赏植物

玉澜园内增设休闲座椅等便民设施 本版摄影 金旻矣

猫主题设计作品

本报记者 金旻矣

原本被栏杆围起的“院墙内绿地”,如今成了“人人可穿行”的城市绿洲。春有玉兰飘香,秋有红叶添彩。7月,闵行区政府机关大院“拆墙透绿”打造的口袋公园——玉澜园向市民开放,成为上海今年单位附属绿地开放项目中的又一力作。记者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获悉,截至7月底,全市已完成单位附属绿地开放162个,其中建成口袋公园47个。全国首部《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建设技术标准》也将于11月1日起实施,单位绿地开放将更规范、更高质、更亲民。

增加玉兰特色

本周,记者来到位于水清路沪闵公路路口的玉澜园,只见园内高大乔木与低矮植被相得益彰,不时喷出的雾森为路人带来阵阵清凉。为保护刚移植而来的玉兰免于“中暑”,管理方为它们搭建了黑色的遮阳网,待到9月暑热减消,娇嫩的玉兰树将再次与市民见面。

漫步这座近3000平方米的玉澜园,细节处彰显匠心。小径上采用枯木树干,既环保又有野趣。路上石子打磨成圆角,以免误伤孩童。玉兰元素更是贯穿始终——玉兰花瓣造型的廊架和小品诠释着“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城市精神。闵行区绿化市容局绿化林业科科长陶立人告诉记者,此次改造特地将玉兰作为植物主题。“园内增加了3个品种、共15株玉兰,分别为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待到明年春天,这里将会成为又一个赏玉兰的好地方。”此外,绿化部门还增加樱花、红枫等观赏树种,打造“四季有景”的口袋公园。值得一提的是,原先的绿地早在1993年就建成,经过30多年的生长,绿地内的香樟等乔木高大健壮。因此,改造时也保留了多棵历经数十年风霜的大树,将城市的记忆尽可能留存。

兼顾各方需求

陶立人介绍,这里原为闵行区政府机关大院东侧绿地。通过闵行区“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计划”的推进,今年2月,玉澜园立项批复完成。5月,施工方进场,打开了长约85米的围墙,改造园路,提升绿化品质。7月,玉澜园开放,实现从“单位绿地”到“市民花园”的蜕变。在方案设计阶段,绿化部门走访周边小区,听取居民意见。“当时大家的顾虑主要集中在施工是否会影响交通和居住环境,我们特别注意规范施工,不仅在人行道一侧加装了围挡,施工材料也全部走机关大院内部运送。虽然绕了远路,增加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但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市民居住、出行的影响,整个改造过程中没有收到过一起投诉。”陶立人说。

绿地离区政府办公楼仅约20米,方案设计时,最大的难点便是如何兼顾市民的活动需求与政府部门办公私密性的需求。陶立人介绍,方案中将市民活动空间分散在公园各个点位,在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了人群聚集影响办公的可能性。同时,在绿地与机关大院原有的铁栅栏外,增加了由大叶黄杨、风车茉莉、月季组成的三层“绿篱”,既遮挡了行人视线,也起到了防尘防噪作用。

成为展示场地

如今,玉澜园已成为市民休憩和行人穿行的好去处。记者采访当天,家住附近的丁美珍带着孙子“小鱼圆”来园里抓蝴蝶。“孩子喜欢蝴蝶,这里蝴蝶很多,改造后我们几乎每天都来玩,通常吃好晚饭出来走一圈。政府绿地开放,确实让市民得益!”丁阿姨说。此外,玉澜园也成为古美杯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落地展示的场所。园内,四只“猫咪”或坐或躺,活泼可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获奖作品。”陶立人表示,通过在口袋公园的展示,今后将有更多艺术来到市民身边。

截至2024年底,闵行区已开放交大闵行校区、明谷科技园等8处单位附属绿地。今年,剑川路启源科技园、吴泾镇党建中心绿地等也将陆续亮相,持续为市民织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高品质绿色生活网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