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寒林牧雪(油画) 牧牧不咬人 消夏饮菊花 友情之树 秋访多洛米蒂 谁的快乐 《雪山飞狐》的最后一刀
第12版:夜光杯 2025-08-07

谁的快乐

解玺璋

刚刚读了一本奇书,作者宣称从《世说新语》中发现了“未尽的快乐”。《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人刘义庆采集魏晋以来名人雅士的逸闻轶事编纂而成的。该书错综比类,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涉及的重要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都有所记载。从中可以观察到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说它是一部很好的历史读物,绝无问题,说它是一部快乐大全,却有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至于文辞之美,简朴隽永,固为人们所称道。

该书流传至今已有近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关于此书的论述。其间自然也有如鲁迅先生所言“亦资一笑”者,然而,似乎从未有人宣称该书充满了“未尽的快乐”。这样看来,我们也许可以称这位作者是从《世说新语》中发现“未尽的快乐”的第一人。至于以后有没有后来者不得而知,但前无古人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读一本古书,能从书中读出快乐,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如此的幸运。读者的眼光不同,心情不同,学养不同,读出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同。鲁迅先生说到读《红楼梦》,就有“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等种种不同。而毛泽东更从《红楼梦》中看到了宗法社会压迫女性的历史,称其为认识宗法社会的历史教科书。由此看来,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读出“快乐”的,能够以“未尽的快乐”概括自己阅读此书的感受,则非“快乐天使”做不到。

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作者以“快乐”解读魏晋时期的君臣关系。这一笔确实发前人所未发,有振聋发聩、石破天惊之感,亦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里仅举一例。书中讲到王导与晋元帝的关系,晋元帝要换太子,又担心大臣们不接受,于是,传唤王导与周顗进宫,却又不与他们见面,而是让他们去东配殿听人宣诏。晋元帝是想躲开二人,造成既成事实。王导一眼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推开他的侍从,直接走到元帝面前,问他因何召见自己,搞得元帝很尴尬,遂从怀里掏出诏书撕得粉碎。懵懂的周顗就没有看出这里的玄机,于是他说:“我常自言胜茂弘(王导字),今始知不如也!”作者由此便认定王导有胆有识,因而拥有一份周顗所没有的、来自他内心的快乐。据说,在君臣关系中拥有主动寻找快乐的权利是当时的习俗,王导有胆有识,也就拥有了主动寻找快乐的权利。殊不知,王导与晋元帝的特殊关系也在其中隐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导不仅有胆有识,而且有威势。不闻史家有言:“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马即司马氏,王即王氏家族。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其实,晋元帝司马睿比作者更了解王导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而王导也不会因为看穿了晋元帝的这点小心思,就“没事偷着乐”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