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感受舞蹈魅力
没有台词、没有字幕,8名舞者用肢体语言重新塑造经典,让《雷雨》再度震撼人们的心灵。昨晚,舞剧《雷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以诗意的东方美学展现中国情怀。与此同时,舞动长宁·第14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终评也拉开帷幕。
8月6日至21日期间,《雷雨》《杨家岭的春天》《破冰》《英歌》《10909》《孩儿枕·家和兴》6部入围舞剧作品将陆续亮相,角逐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作为全国性舞蹈艺术专业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被誉为中国舞蹈最具权威性的“专家奖”。
铺开艺术长卷
6部入围舞剧作品既有回溯民族记忆的红色经典,也有聚焦时代命题的当代力作。它们以跨越空间的舞蹈表达,铺展多元共生的艺术长卷。
舞剧《雷雨》首度以全本、全角色的舞蹈创编把观众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完整搬上舞台。舞剧《杨家岭的春天》创作灵感来源于延安木刻版画,再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工作者奔赴延安、融入革命洪流的故事。
舞剧《英歌》(见上图)聚焦传统非遗“英歌”,结合现代舞台艺术,讲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家族传承故事,剧中还融入了耍花槌、铁枝木偶、木雕等岭南地域文化元素。舞剧《孩儿枕·家和兴》则以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为创作源点,挖掘民间传说,诠释“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理念。
舞剧《破冰》是国内首部禁毒主题舞剧,改编自热播电视剧《破冰行动》。而舞剧《10909》则聚焦中国载人深潜事业,以中国船舶七〇二所三代科研工作者为原型,探索“艺术+科技”的创新表达。
展开艺术对话
“荷花奖”的举办既是中国舞蹈界的一次比拼,也是舞迷和舞蹈爱好者的一次福利。昨晚上演的舞剧《雷雨》以《侍萍凝眸》开篇,通过《闹鬼》《喝药》《混战》《贵客》《春梦》等8场戏,串联起一场看似偶然的宿命故事。“以舞带戏”的叙事手法,让观众看到舞蹈穿透文字所带来的心灵映现,实现了经典文学与舞蹈艺术的深度对话。
演出现场既有资深舞迷,也有远道而来的舞蹈爱好者。今年将升入大学的吴韵云从南京赶来,一口气买了《雷雨》《英歌》《破冰》三场演出的票。她说:“平时要上学,没时间看演出,现在放假了,正好来上海一口气看个够。”
在评奖进行的同时,“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完善标准体系座谈会”“新时代舞蹈评论的使命与创新交流会”等研讨会活动也将同步开展。本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舞蹈家协会共同主办。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