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怕是“存在感”极低的一个节气了。还未出伏,却已冠上“秋”之名,着实名不副实。人体尚未走出“长夏”湿热的拷打,腠理疏松,脾胃功能较弱,呼吸系统也比较敏感,立秋养生如何进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内科张小鹿副主任医师说,此时节养生的关键在于“润燥不伤阳、收敛不闭邪”,让身体从盛夏的“开泄”平稳过渡到秋冬的“收藏”。
张小鹿提醒,立秋时,出门可备一条薄围巾或披肩,当乘坐地铁或办公室空调温度较低时,用来护住肩颈,防止风寒之邪入侵致病。立秋时节螨虫活跃,市民们记得勤晒衣物,在晴热之日将夏秋换季衣物、被褥曝晒4小时以降低皮肤瘙痒及荨麻疹的患病概率。
立秋时节,饮食要做到“少辛增酸,清补润燥”。立秋时节饮食上的“少辛”并非指不吃姜葱,而是应减少辣椒、花椒、烧烤等辛温发散的食物;“增酸”是指可以适量多食用山楂、葡萄、柠檬、番茄、石榴等酸性蔬果,起到收敛肺气、生津止渴的功效。而“清补”指立秋时节宜多进食如百合、银耳、山药、莲子、莲藕、梨等甘润而不滋腻之品。
需要多叮嘱市民一句的是,具有不同体质和基础疾病的朋友,在饮食调补方面还需注意因人而异。如平素脾胃偏弱之人,立秋时节可在早晨喝300毫升温蜂蜜水或生姜红枣茶(生姜2片+红枣2枚煮水),既可护胃又防晨起秋泻;血脂偏高的朋友,在煮饭时可将1/3的精白米换成燕麦、糙米等粗粮,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帮助排胆固醇;患有高尿酸血症,甚至发痛风者忌浓肉汤、忌饮酒,可改喝淡绿茶或玉米须茶,利尿排酸。
立秋时节,虽然已到节气上的秋天,但还未出伏,天气还很热。舒适的生活自然少不了空调的滋润,张小鹿建议市民开空调时采用“26℃+向上吹”方式,并让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左右。此外记得定期清洗空调、勤通风,避免军团菌感染导致肺炎。
身体健康离不开适度运动。张小鹿也提醒市民,运动时间段建议选择上午9时前或傍晚5时后。运动项目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快走、骑行等。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以内,微微出汗即可,如出汗较多需及时擦干,换干衣,以防感冒。
立秋时湿气仍重且暑热未完全消退,市民仍需健运脾胃。此外,还需兼顾清润肺气,因此在穴位保健时可选取手太阴肺经及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钟按压列缺穴或足三里穴。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