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辛
又是一年8月的暑期,又是一年上海暑期的书展。读书人盼望着,社会各界人士在观察着。因为大家心里明白,书展、书展,是宣传书、推荐书或者干脆说是卖书的。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告诉人们,书不好卖。那么问题来了,明知书不好卖,为啥还要办书展呢?而且是在上海市中心人人都知道的展览中心举办,一办就是一周。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讲讲上海这个城市与众不同之处了。国家年年办书展,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轮流坐庄,一年一个省轮到一次,作为东道主,主办一次全国的书展,吸引全国每一个省、区、市的出版人、写书人、读书人都往那个省会城市跑(在我的记忆中,在地方举办的全国书展,只有广西安排在桂林市举办,其他所有的省都是在省会中心城市办的)。作为东道主的省份,借着全国的书展,同时以书为媒,介绍和推介本省的美食、景点和方方面面各种各样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甚至方言俚语。这确实也不失为一种大文化范畴内有益的交流。参与方无不皆大欢喜!
以至于轮到后面的那些省份,都想要早点举办一届全国书展。30年过去了,几乎每个省举办过书展以后,现在,都是以省乃至以市为单位举办。
上海的书展则在这起起伏伏的过程中,始终在举办,而且一届比一届举办得成功,受到上海市和周边省市读书人的欢迎和赞扬!
由于职业的原因,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书展这件事以来,年年的书展我都是参加的。不仅作为读书人到书展上选书看书,也作为写书人参加有关单位的签名售书活动。可以说一句,中国的签名售书这件事,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或者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
记得2016年我在悉尼一家百年书店签售《孽债》英文版时,读者的队伍排到了书店外的人行道边上,书店经理脸色紧张地拉着翻译走到我跟前,说:怎么会是这样?我这书店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多的人。我看他脸上怕出事的表情,观察了一下排队的人们,对他说,你看,队伍里都是读书人,而且华人居多,我敢保证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签售结束以后,书店经理陪伴我走出书店,我看到书店门口站着三位悉尼的警察。
书店经理笑对我说,怕出意外,还是请他们到场了。我也笑对他说:我能理解,我在中国签售也有请警察维持秩序的时候。他好奇地要我介绍一下。我告诉他,我签的也是今天这本书的中文版,一次是在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寺书店,来了两千多名读者,队伍不但排到了书店外头,还沿着人行道拐了两个弯。另一次是在江苏徐州市中心书店,来了三千多名读者,签到所有的书卖光,连封面撕坏了的书,也被读者买走了!
小文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停下笔来,实事求是地说一句:这样的人群拥挤盛况空前,在现在举办的书展上,很少见了。去年8月的上海书展,我参加签售远东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叶辛小散文《一城繁华半江河》,一个小时之内,出版社带去的200本书卖光了,有读者固执地等在柜台前还想要,出版社只能抱歉地做解释:规定场子只能使用一个小时,我们只带了这么点书,请读者改天再来。
又是一年过去了,我还要参加8月书展。远东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的叶辛小散文《荡马路》。作家出版社也出了一套叶辛五卷本,不知在今年上海书展上会有怎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