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游客乘坐地铁登复兴岛游玩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8月8日至10日,属于10万余名2.5次元玩家的小红书REDLAND开放世界冒险岛游戏结束了;昨晚,杨浦区定海路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复兴岛全体“岛民”发送了一封感谢信:“活动期间,岛内路段的临时交通管制、日均数万人次的人流穿梭、高温天持续的喧嚣与忙碌,给岛上的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更有一批‘岛民’化身志愿者,与我们一起奋战在一线,协助我们共同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此,定海路街道向所有理解、支持、配合此次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暖暖的话语,拉近了玩家们与“岛民”们的距离,更展示出“全球首个痛岛”这张崭新标签将带着复兴岛从昔日的“留白岛”加快走向“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的更好明天。
虽然复兴岛上曾孕育了中华沪东造船厂,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与繁荣,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成为了一块鲜为人知的“留白”内陆岛。就拿此次作为三个展区之一的共青路仓库来说,其已经空置数十年,连电力系统都已拆除,屋顶还会漏雨;另两个展区船台公园和复兴岛公园也不太为岛外人了解,记者曾多次前往复兴岛公园采访,所见游客数量基本都在两位数,只有举办亲子活动等集体活动时,才会见到突破三位数。
2024年12月,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落地复兴岛,开始书写复兴岛全新的故事。此次小红书与杨浦区一拍即合,“承包”整个复兴岛,迎来10余万名上岛玩家,更是一件盛事。
不过,对习惯了“安静模式”的复兴岛来说,活动组织和保障却是高温天里一个不小的“烤”验。定海路街道作为属地单位,首先责无旁贷,坚持“绣花功夫”,精细治理、温暖守护。筹备阶段,街道就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整合多方力量,下设安全稳定、环境保障、营商服务、民生纾困、综合管理等5个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活动期间设立现场指挥部,组织保障人员300余名应急响应及时到位。
刚刚过去的这三天,是复兴岛历史上人气最旺的三天,为了应对单日近4万人的大客流,全岛进行了交通管制,社会车辆不能上岛,地铁站和活动现场周边道路也用硬隔离设定了绕行分流路线,给岛上居民和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街道构建“动态巡查+智慧调度”防控体系,并提前召开三次“岛事会”,公安、主办方、企业、居民代表等齐聚一堂,摸清岛上各类车辆数量,发放机动车通行证1500张、特批“双向机动车通行证”52张、非机动车通行证900张,解决出行难题。另一方面,街道设置了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安排专人指挥,动态清理,组织21人次驻守上岛必经之路——定海路桥、海安路桥,动员司法员、居委干部、志愿者守住8个小区,安排调解员随时待命,化纠纷、解疑惑,稳稳接住大客流。
泼天的流量带火了原本宁静的复兴小集、复兴岛饭店,店主紧急进货,满足玩家需求,但岛上人家的物资供应会不会受影响?街道打通外卖“最后一公里”,确保上岛物资不断供,并设了4个爱心服务站,提供免费饮用水。居民区还主动上门对接,安排专车接送一名居民瞿师傅去医院进行血透,让家属连连道谢。
正值夏季,再加上岛上生态环境好,为蚊虫提供了天然的滋生环境。为此,活动开始前,“环境卫士”消杀员提前在全岛锁定228处蚊虫“老巢”,特别是对展区里的草坪树丛等加强“积水清空、药剂到位、消杀不停歇”的治理,投入30人次在41处重点区域投药,有效控制了蚊虫数量。
回顾3天的这场“包岛”狂欢,虽然因为高温、人流量大等因素,存在着玩家中暑、摔伤等意外,特别是因为穿戴厚重假发和道具服装导致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对于刚刚开启通往“顶流岛”梦想之路的复兴岛来说,这次工业记忆与二次元文化的激情碰撞,却是“岛民”对泼天流量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昨晚的这封感谢信温情脉脉地写道:“期待未来继续与大家共同携手,让复兴岛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未来共生的城市典范。”同时,定海路街道也向未来的“岛民”们发出诚挚邀约:“我们在这里,期待下一次相聚!”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