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便民利企“满意清单”上新 “组合拳”换来清爽人行道 您的支持让留白岛变顶流岛
第4版:社区新闻 2025-08-12
黄浦“店小二” 服务再升级

便民利企“满意清单”上新

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出多项新举措

■ 外籍人员来办事,窗口服务能否交流无障碍?

■ 创业成立新公司,住房公积金账户如何网上操作?

■ 老人腿脚不好出门不便,医保服务能否送上门?

市民、企业有需求,就有便民利企的“满意清单”。今天,黄浦区政府开放日活动开进九江路128号。这里是外滩·中央-新康大楼,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也是上海颜值最高的“店小二”——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所在地。一系列便民利企新服务在此推出,备受关注。

优化多语种交流无障碍

近一两年来,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涉外业务量持续增长。如何交流无障碍?“店小二”拿出了3项措施。

首先,标识标牌“双语化”,在区政府外事办的专业支持下,全面梳理并规范更新政务大厅中文标识的英文翻译。其次,服务能力“精进化”,更新帮办人员接待对话培训的中英文对照内容,强化一线人员外语沟通能力。再次,沟通辅助“智能化”,配备专业翻译机,为即时沟通提供高效技术支撑。目前,黄浦区外籍人士的主要来源国是韩国、日本,以及西班牙语国家,服务中心在重点区域增设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高频语种的标识标牌和办事指南,力求指引清晰、服务便捷,便利外籍人士自主办理业务,有效降低因语言不通导致的沟通误差,提升办事效率与满意度。

资料一键达企业办事快

通常,一家初创企业,在尚未开张阶段,企业负责人可能就要辗转于十几个审批窗口,难免会因为材料不全被“退回补正”、系统壁垒导致“重复录入”……

破解这些办事路上的“拦路虎”,“店小二”面对面、手把手,以互动式、点单式咨询服务,将法律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审批事项所需材料和流程,拆解转化为找得到、听得懂、用得上的要素;再运用可选择、菜单式的智能引导,帮企业精准匹配办事流程、材料、政策,度身定制集成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数字化产品包;最后像“网购订单”一样,一键发送至办事人的手机。

同时,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上线”。企业办事过程中1246个事项都可以网上办理,网办率达92.52%;企业设立等1187个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全程网办率近90%;“一业一证”已覆盖14个行业,线上服务能级大幅提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大数据和“随申码”的强大功能,在“店小二”帮办服务基础上,创新实现“表格数据自动填”,大大减轻了企业和群众的填报压力。

医保“上门办”服务更贴心

医保,关系千家万户。不少高龄、独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既不熟悉使用智能手机线上办理,出门去窗口办事又不方便。瞄准这些问题,入驻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区医疗保险事务受理中心创新服务模式——高频经办事项“长护险受理”,在五里桥、打浦桥、淮海、半淞园街道率先试点“上门办”,通过远程验证+现场评估确认,将原本需要在街道窗口办理的高频事项直接延伸至居民家中。

“上门办”业务,是远程帮办模式的一次全新尝试,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延伸了政务服务空间,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实现了政策找人、服务找人。目前,“上门办”的服务群体主要为90岁以上独居老人、失能失智群体,以及残障人士。针对这类特殊群体对政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各类数据在系统闭环性、可追溯性上下足了功夫,确保“上门办”和“窗口办”一个样。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