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非遗新演绎 少年秀国风 病从口入  夏季警惕“舌尖上的风险” 家长参与学校工作但不要越界 跟着教科书打卡  知识秒变生动
第6版:科教卫新闻 2025-08-12
本市出台“八严禁”,家委会不得统一订购教辅材料

家长参与学校工作但不要越界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辅材料选用和使用行为,连日来,本市各校相继通过校园网、学校官微等发布《上海市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八严禁”》,其中特别提出严禁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统一订购教辅材料。近年来,家委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始终边界理不清,由此也引发了必须为家委会工作设立“负面清单”的呼声。

家长不得干预教学

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四年来,从教育部到各省市、各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均三令五申要规范教辅材料的使用,严禁统一为学生订购规定的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辅导材料。但是,为规避上级政策,也为在教育督导和检查时能掩人耳目,全国很多地方发生了多起以家委会名义为中小学生代购教辅书的现象。例如,2022年9月,山东某中学以家委会的名义推荐学生购买名为“提分宝”软件,涉及学生1255人次,金额69万元。在2023年至2024年间,广西某中学通过班级家委会通知家长征订《课时掌控》《名师测控》等教辅资料,这两套教辅资料均不在省级教辅推荐目录范围内……

对此,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蔡素文说,家委会的职责是家校沟通协调、参与对办学的民主监督、支持学校教育发展、关注学生成长需求。以家委会名义为学生统一订购教辅材料是越权的表现,必须严格禁止家委会从事涉及经济利益和干预教学的行为。

严禁触碰“高压红线”

除了禁止代购教辅材料,近年来各地针对家委会行为还出台了多项“禁令”。例如,今年7月珠海市为家委会划定了10项禁止行为的“高压红线”,包括不准违规收费与摊派、不准组织赠送财物礼金、不准在校园餐和校服采购中谋取利益、不准违规推荐与摊派教辅、不准组织有偿补课与培训、不准干预教学与工作安排等。北海市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不得利用家委会的名义乱收费,严禁利用或委托家委会代收各项学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等,严禁通过家委会将应由学校承担的费用转嫁或摊派给家长承担。

曾经担任过家委会成员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智库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娜表示,家委会“负面清单”以禁止性条款明确了家委会的权责范围,既保护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自主权,又防止家校合作异化为家长不当干预的通道。“负面清单”制度有利于塑造健康的家庭与学校协同文化,打破了以往“家长做得越多越好”的认知误区,引导家长将注意力回归到家校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本源。“负面清单”看似是对权力的限制,实则是为家长参与学校工作注入了更为理性的合作基因,一方面是让学校保持教育的定力,另一方面是引导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及时制止违规行为

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家委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很重要的一项职能是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家委会要引导家长积极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各项措施,监督学校的课业负担情况,与学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显然,家委会是不具备代购代订教辅用书的权力的。校长(园长)是本校家委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对家委会的管理不能缺位和失察,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

蔡素文表示,家委会是经全体家长民主选举产生的,其工作内容、流程应当透明化和制度化,并要有定期的公示制度,从而保障所有家长对家委会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照“负面清单”,对于家委会的违规操作行为,任何家长都有提出意见和批评的权利,以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