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7月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数据显示,上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呈下降态势,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市场呈现“环比调整、同比边际改善”的特点。其中,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逆势上涨0.3%,虽涨幅放缓,但是一线城市中少数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表现优于北京(持平)、广州(下降0.3%)、深圳(下降0.6%);同比上涨6.1%,在一线城市中表现亮眼。市场正为传统销售旺季“金九”积极蓄力。
新房市场淡季特征显著
7月上海新房市场整体符合淡季表现,成交与价格端均呈现降温态势。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不足40万平方米,交易节奏呈“两头高、中间低”形态。尽管月末最后一周出现成交翘尾,但规模未超10万平方米,淡季特征突出。
成交结构上,高价房交易热度明显下降。成交前十榜单中,仅1个楼盘备案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成交量为85套,远低于此前17万元/平方米等高价位楼盘的市场表现,直接导致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放缓。
细分产品中,大户型仍保持较强韧性。144平方米以上户型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1%,涨幅领先其他面积段,成为新房市场的重要支撑。
二手市场跌幅有所扩大
相较于新房,7月上海二手住宅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剧,量价均呈回落趋势。
上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近1.7万套,同比、环比均出现回落。淡季压力在双休日成交中尤为明显,此前双休日网签量基本能超千套,而7月绝大部分双休日网签量均未达到这一水平。
二手房挂牌量持续维持高位,“以价换量”仍是房东主流出货方式。房东谈判姿态进一步降低,议价空间扩大至5%以上,最终带动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9%,跌幅较6月有所扩大。
此前,北京出台限购优化政策、苏州推出公积金支持楼市举措,新一轮政策窗口期正式开启。上海中原分析师卢文曦表示,若相关优化政策能尽快落地,不仅有望扭转8月楼市持续清淡的局面,还能为市场人气进一步升温提供助力,为即将到来的“金九”销售旺季奠定良好基础。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