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暑假后半程,亲子“摩擦期”如何破 他们“听”见流星划过 中药代茶饮让你“清凉”养生
第6版:科教卫新闻 2025-08-15

暑假后半程,亲子“摩擦期”如何破

心理专家建议让孩子渐进式调整作息迎接开学

暑假进度条已拉过大半,你家是否上演这样的情景:孩子抱着电子产品不撒手,家长眉头越皱越紧,唠叨逐渐升级成“紧箍咒”?“假期过半,往往是亲子关系面临挑战的关键节点。”普陀区初中心理高级指导教师、上海市江宁学校心理教师齐越表示,“长时间密集相处,生活习惯差异、期望落差等都会让家长焦虑升级,让家庭氛围‘针锋相对’。”为此,齐越开出亲子“修复处方”:每天设置专属的“无批评”时间、渐进式地调整作息,让最后两周的假期成为亲子关系升温的“加油站”。

破解困局第一步就是要理解与接纳彼此情绪。她建议亲子双方坦诚沟通,识别各自情绪触发点。当冲突一触即发时,齐越推荐一个简单法宝——“暂停键”策略。“家长或孩子不妨直截了当地表明‘我现在有点生气,需要冷静10分钟’。一句话可以为双方赢得宝贵的情绪缓冲空间。”如何让紧绷的弦松弛下来?齐越强调必须调整互动模式与期望。“暑假不是第二个学期,更非军事化训练营。允许孩子有自主安排的时间,也允许家长拥有自己的‘喘息空间’。”

“家长明确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家务分工、作息底线等家庭规则,但执行时要保持温和而坚定,尊重孩子逐渐增长的独立需求。同时,家长要转变观念,变监督为陪伴、支持,减少命令和唠叨,增加共同活动的质量。”她建议每天创造一段“专属积极时间”,让亲子关系保鲜。“哪怕只有15分钟,纯粹地聊聊天、玩个简单的小游戏。只关注彼此的感受与联结,不批评,不提要求。”

开学进入倒计时,身心调整刻不容缓。齐越说,生理调整的核心是回归规律作息,需要温和渐进,不能“急转弯”。“从现在起,每天比前一天早睡早起15—30分钟,逐步向开学作息靠拢。”她提醒家长要重视早餐和日间运动。“白天充分活动,尤其沐浴阳光,有助于减少萎靡,提升夜间睡眠驱动力。”同时睡前一小时务必减少电子屏幕蓝光和剧烈刺激。面对“收心”焦虑,齐越建议家长温和开启开学话题。“与其质问‘作业写完没’,不如和孩子聊聊新学期的新老师、有趣的课程、想念的同学,甚至鼓励列一份‘开学期待清单’——不限于学业,社团活动、朋友相聚都可期待。要让孩子明白,从放松到专注的轻微焦虑感是正常的,这恰恰说明身心正在积极切换状态。还可以一起回顾暑假收获,细数假期中的快乐、完成的事项、学到的新技能。家长及时肯定孩子任何细微的努力与进步至关重要。”

“最后两周,家长自身状态是关键参照。”齐越特别提示,家长要以身作则,调整自身作息,减少熬夜刷手机,沟通时多用“我信息”表达感受和期望,少用指责型语言。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