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葳
“真没骗你,我是真没想好。”
五号线早高峰的车厢像被压缩的沙丁鱼罐头,冷气混着各种气味在人群中钻缝。我被夹在车门边,正对着一个穿蓝色T恤的小胖哥,他手里攥着手机,山东口音像刚蒸好的馒头,热乎又实在。
小胖哥在打电话,他嗓门压得很低,尾音却带着点倔强,“我很纠结,留在北京,父母年事已高;回老家吧,我总觉得不得劲。你知道不?在北京挤地铁,早上一个小时,人挤人跟打仗似的,可那节奏是我自己的。今天想早下班吃碗面,明天想加个班赶项目,都由我。”
列车进了站,报站声混着人流涌动。他往旁边挪了挪,继续说:“前阵子回老家办事,结果特别不巧的是设备维修,搁北京速度,半天准搞定。结果在老家,人家说‘明天再说吧’‘师傅今天不在’,硬生生耗了个周末,多请了一天的假才弄完。你说急人不?”
他挠了挠头,语气软下来:“同学聚会更有意思,以前光着屁股玩的兄弟,现在开口不是打麻将就是娃的奶粉。我插不上话,他们也不关心我在北京的快节奏,只问我啥时候结婚生娃。好像我这些年在北京的日子,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车厢晃了晃,有人撞了他一下,他笑着摆摆手,继续说:“我妈总说老家安逸,还不用吃外卖。可那种安逸,一眼能望到头。三十岁看到五十岁的样子,我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但你说留在北京吧,房租涨,通勤累,有时候加班到半夜,看着空荡荡的地铁站,也会问自己图啥,”他对着手机叹口气,“回去怕适应不了别人的节奏,留下又怕扛不住生活的重量。你说人这辈子,咋选都有遗憾呢?”地铁到站,门开了,人潮推着他往外走。他边走边说:“可能人生哪有啥标准答案,选了就往前奔呗”,声音渐渐被淹没在人群里。
其实哪有什么“不如”,不过是两种人生的权重不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奔驰,有人奔向小镇的炊烟,有人奔向都市的灯火。或许重要的不是选哪条路,而是在选定的路上,把日子过成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