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与美关税协议“不平等”欧盟经济雪上加霜 美国调停走进“死胡同”  俄乌冲突战场决定结局
第16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5-08-28

美国调停走进“死胡同” 俄乌冲突战场决定结局

美欧乌领导人在白宫举行会晤 图IC

乌克兰利沃夫遭俄军空袭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白宫先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名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讨论了乌克兰安全保障、领土、俄乌总统会晤三大议题。

美欧俄乌四方博弈,引发广泛关注。俄乌冲突能否迎来和平曙光?我们请专家为您详细分析。 ——编者

张耀

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

美国手中缺少筹码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对于乌克兰危机的政策与之前拜登政府大相径庭,乌克兰与欧洲主要国家担心特朗普政府会突然抛弃乌克兰。

英法德等国多次紧急商讨,表示即便美国停止援助,也将继续向乌方提供财政援助和武器装备,使乌克兰能稳住战局。由于美国政策转弯过急,各方无法短期内达成妥协,特朗普的几次调停努力都无疾而终。

然而时隔不久,急于显示自己调停能力的特朗普再出奇招,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与普京进行了约3个小时的会晤。在会谈后,特朗普又提出了与俄罗斯一直坚持的和谈条件几乎一样的停火方案:即乌克兰必须与俄罗斯交换领土来换取和平、战后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等。

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给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带来巨大冲击,乌总统泽连斯基强调,按照宪法乌克兰不会割让土地。英法德意芬五国领导人加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陪同泽连斯基一起赴白宫,试图争取特朗普改变立场。

由于特朗普并没有足够的筹码和手段来利诱或者迫使俄乌改变各自的强硬立场,加上欧洲国家的干预,特朗普或许意识到自己这种先和俄方沟通达成某种共识,然后再去施压乌克兰接受停战条件的方式,事实上并不能达到设想的结果,于是他再次改变口吻,向俄罗斯又发出了一些强硬的信息。看来,“特朗普式”调停走进了死胡同。

各方立场渐行渐远

“特朗普式”调停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乌克兰危机的主要相关方目标差距过大,在战场局势没有出现根本转折前,无法达成妥协。

特朗普政府心急火燎地强推调停议程,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现在内虚外耗,对于维护其全球霸权,无论是政治影响、经济资源还是军事能力都已经捉襟见肘。美方核心意图在于尽快减少在无法取胜的乌克兰危机上的“沉没成本”,将战略重心和资源集中到解决内政危机上来。

因此,即使调停无果,特朗普政府也不太可能恢复拜登任内大力援助乌克兰的政策,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接受欧洲国家出资购买美国武器,然后转交给乌克兰。

对美国的调停,俄罗斯一直明面上表示赞赏,但对于结束冲突的要求则坚持不变,即要解决引发危机的根源矛盾,而不是简单停火,让乌军得到喘息机会。具体条件就是承认领土变更现实、北约停止东扩和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限制乌克兰战后军力、不接受北约国家军队进入乌克兰进行安全保障、解除制裁等。俄方唯一的松动是只要乌军从顿巴斯两州撤军,俄可以冻结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两州战线。显然俄罗斯意在分化美欧阵营,削弱其对乌援助。

对于泽连斯基而言,三年战争使乌克兰遭受了巨大损失,丧失了近20%的领土,如果就此停战,政治后果难以预料。目前战场局势对乌克兰来说虽然困难,但还没到绝望状态,只要美欧继续大量援助,维持战线还有希望。因此乌克兰现在的意图是尽可能拖欧美下水,甚至不惜扩大战事。

对于欧洲而言,目前底线是不能让俄罗斯赢得战争,至于乌克兰领土能够收复多少并不是它真正关心的。所以欧洲方面坚持必须先停火,要给予乌克兰战后安全保障,而且由欧洲国家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但欧洲方面知道仅靠自己难以达到目标,所以要尽可能拉住美国,即使美方不再提供援助而由欧洲全部负责出钱出枪,也要维持名义上的西方联盟。

由此可见,目前相关各方的目标要求比起特朗普调停以前,非但没有接近,甚至差距还有所扩大。

战事还将拖延多久

乌克兰危机相关各方难以达成对和平进程的共识,战争结局主要还将由战场形势来决定。

目前乌克兰战事处于关键时刻,俄军正在乌东地区展开广泛的夏季攻势,目标是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顿河君士坦丁诺夫卡、库普扬斯克等多个战略重镇。另外,俄军也已攻入乌克兰的苏梅州、哈尔科夫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俄军以“日拱一卒”的战术不断蚕食乌军阵地,主要意图可能是谋求在近期内攻占波克罗夫斯克等防御重镇,给乌方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

乌克兰方面经过三年多的消耗战,人力物力损耗极其巨大。特朗普上台后,乌克兰缺少来自美国的武器装备援助,很难在正面战场上占据优势。乌克兰已经立法允许60岁老人“自愿”入伍,只有约3000万有效人口的乌克兰,兵员补充会越来越困难。因此今后乌克兰可能会更多发动非对称性打击,包括对俄罗斯后方的无人机袭击等。

总体而言,战事还将拖延多久,主要取决于俄方的战略决心、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选择、欧洲大规模援助乌克兰的意愿和能力以及乌克兰继续作战的意志。

从目前态势观察,特朗普对乌政策的主基调就是尽快撤出泥潭,不再提供大规模援助。欧洲国家虽有一定政治意愿继续支持乌克兰,也愿意购买美国武器转交乌方,但其能力似乎并不能长期坚持这一政策。一是欧洲内部存在不少分歧,难以有效推进。而且目前法国正面临政治动荡,即将举行政府不信任案投票,左翼政党甚至威胁要弹劾马克龙;二是欧洲各国财政状况不佳,英法两国年度财政赤字都接近2000亿美元,分别占两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6%,远远超过欧盟3%的警戒线。

综上所述,俄乌冲突很可能在明年迎来拐点,或是乌克兰由于人力资源面临枯竭加上美欧援助减少而难以维持战线,或是美欧达成一致重新大规模援助乌克兰,俄罗斯方面意识到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达到目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