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高迪三原色(水彩) 骑着单车去拉萨 不必强求“刚刚好” 童年的夏夜 古人的清凉之道 花甲独白
第14版:夜光杯 2025-08-28

花甲独白

邬峭峰

我在照片上,大多眼神凌厉,朋友就挖苦,兄弟,累不累啊?

人们一般喜欢看到善相或厚道一点的面孔,反对恶形恶状的目光压迫。长期以来,我确实错了,扮酷的念头一定是有的,面对镜头,内心活动有点多。我的身高不再向上发展后,不幸衍生了驼背,摄影者摁快门前,我会深吸一口气,用力扳正颈椎脊椎,生造一个挺拔,骨节就发出“咯”的一响。这么干,就兼顾不了态度上的从容。成像的照片,实事求是地把我的紧张定格了。

这让我想起关于文字的一些问题。如果作者在行文时欠从容,他的文字极可能会出现板滞。文字的调性和作者写作时的情绪调性,多半一致。一二句看不出来,写了一大片,就明显。汽车刚被仇家戳破了四个轮胎,下笔却仍有品尝龙虾刺身时的眩晕妙感,一般人做不到的。能把很割裂的两端,协调在一起,多为高手。写得好的黑色幽默,就能出这种精彩。

有一位上海的天才大青衣在闲聊时说,艺术上,别过度发力。我想,在建立写作自信之前,松松写来,真的不易。那个阶段,会担心不被关注,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常在多个环节发力过度。但达到一定娴熟程度后,谋求不过度发力,是极有益的。文字层面会产生不错的控制感,以及某种很领先的态度优势。文字中的态度有无特点,对作品能否吸引读者极为关键,这是一个可以细谈的话题。

有种流行日久的看法坚信,出色的文字一定是简朴的。

让读者心动的文字,多半会是别致的;但别致,又有千百种姿态。任何一个出乎你意料的趣味,都可能是一种可贵的别致。文字涉及的因素太多,特别的文字感,背后一定有特别的生存感和价值观依托着。美妙的语感,除了天赋,一定和长期读写训练密不可分。很长时间以来,谈到文字风格,业界普遍倡导简朴,这种倡导说得多了,且过于压倒性地不容商榷,就会对文字风格产生暗示性限制。就说豆浆吧,淡浆是原味,当然好。但还是有一半以上的人,喜欢甜豆浆以及放了不少配料的咸豆浆。我以为,文学性的文字,对个体读者有无吸引力非常重要,对风格的走向一再框定,显得多余。倡导追求不拘一格的文字魅力,比仅仅倡导简朴,更合理。我琢磨过一个现象,为什么人们通常不愿去置喙关于简朴的倡导呢,大多是因为不自觉地接受了某种逻辑引领,以为简朴以外便是花哨、轻浮、做作、繁琐及稚嫩。文如其人,你不愿简朴太平,你想干嘛?此类暗示真的不靠谱。有多少种心灵,就会有多少种语言文字的表现姿态。在文学艺术上,对多样化有所消蚀的言论,大多可视作负面。

三年了,我给自己戴着一个桂冠,即“退休状态的写作新人”,感触良多。

上海话里有个很生动的词,用它来概括头顶本冠的感受,十分精准。这个词叫“吃酸”。延伸并打开一下,“吃酸”就是在多次“吃瘪”之后,既大口吃到了晦气,又能荡开一步,以间离心态去坦然把玩其中的滑稽。我再度尝试写作,是在中断30多年之后,面对冷遇已是常态,别人不可能像你对自己那么认真。好在,第二次坠入新人困境时,我的内心远比第一个新人周期强大。

退休了,体验过诸多人生况味,日子也变得有时间起来,现在的写作状态,真像是猫只亢奋时的狂奔,一个人的开心。

花甲之年,是人一生的华彩阶段。它的张力、深刻性和包容性,它的不死守僵化角度分析现象的能力,均远胜于以往。此外,阅历、经验和心灵格局的运行抛物线,与生命旺盛程度的抛物线,在两个峰值状态奇异交汇,这是智力工作的绝好时光。

所谓强大,是你在看到了自己天然短板的同时,也发现某些所长。穿透某些迷惘,很多信息告诉你,有人在前方等着你出场。但你要扛过极具毁灭性的种种质疑,不计较漠然,不轻言放弃,否则你终将与等候你的人无缘相会。

我常回望,尤其回望在海外生活7年中缔结的那些友谊。事实告诉我,友谊是可以达到血缘所具有的那种深刻度的。都远离原乡,都不自觉地把生命看成使命。在那种无根无源状态下建立的友情,有着可遇不可求的天意。一个在那里结识的朋友,在他37岁那年,以诡谲的方式死了,第一个死了。那种冲击,仿如幻觉,久久不信。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纪念那位朋友,我把那篇文章收进了文汇出版社出版的文集,并移用原题作文集的标题,即《第一个离别者》。

我不忌讳,我的书能成为挚友的精神墓园。只要我还在行进,我便是一个诚心的悼亡者。个人的生命史,也是一种人物关系史。已去天国的挚友,他们的音容笑貌,以文字的鲜活形式,存在于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纸页里,是令人欣慰的。

时而,我会有这样的静夜之惑,写作的魔力究竟在哪里呢?明知是在点燃自己,却仍欲罢不能,哪怕已然轨入花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