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向着新的伟大胜利,前进! 内环高架龙华西路-南浦大桥段“年轻化”改造今晚开工 公益慈善进化的上海样本 明年起“黑飞”或被拘留
第4版:上海新闻 2025-09-05
上海又有八人因无人机违规超高飞行被罚

明年起“黑飞”或被拘留

继3人因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黑飞”无人机受处罚后,近期,上海又有8人因“黑飞”被罚。记者昨天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获悉,周某等8人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多次使用无人机违规超高飞行,已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相关无人机已被依法没收。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已查处未实名登记、未经批准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等违法行为150余起。警方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无人机“黑飞”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而关于无人机“黑飞”的话题,也再度引发市民热议。

“风洞”成重灾区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市民开始用无人机拍摄城市景观。为了炫技、寻求刺激或捕捉特殊视角,一些“飞手”往往违规超高飞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顶部的“风洞”,就是“黑飞”重灾区。

根据媒体报道,8月下旬,一架无人机穿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00米顶部“风洞”时,与另一架悬在半空的无人机发生碰撞,导致屋面防水层穿孔破裂。

8月28日,浦东警方通报,霍某某(女,61岁)、徐某某(男,55岁)、裴某某(男,30岁)3人系无人机飞行爱好者,操控无人机在陆家嘴地区违反飞行规则飞行并造成一楼宇屋顶防水层一定程度的受损,违反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警方依法对三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面临哪些处罚

哪些行为属于无人机“黑飞”?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虞杨表示,“黑飞”主要包括无证飞行、未实名登记飞行、未经批准就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等。“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真高(飞行器距离某基准水平面的垂直高度)120米以上空域即被纳为管制空域。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应当进行实名登记;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飞行活动。”

“黑飞”将面临哪些处罚?虞杨介绍,目前,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主要包括罚款、没收设备等处罚。比如,未经批准“黑飞”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以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未取得执照“黑飞”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知情人士透露,发现有修改无人机禁飞程序等违法突破管制空域,或“黑飞”过程中伴有其他违反公安行政管理行为的,也可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黑飞”行为导致航班延误、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操作者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黑飞”行为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妨害公务等,也会根据相应刑法条款追究刑事责任。

“黑飞”非小事

无人机“黑飞”并非小事,一旦失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林立的闹市区,因违规飞行、操作不当等还极易引发公共安全风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对无人机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管理,作出了新的明确规定——第四十六条指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关于飞行空域管理规定,飞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情节较重的将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此外,非法穿越国(边)境、携带危险物升空、无证偷开等行为,也可以被依法处以拘留。

虞杨认为,修订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将无人机“黑飞”行为明确列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给予处罚。这标志着我国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管理进入全新阶段,为公共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防火墙”。

在上海,无人机飞行前需通过“随申办”报备。上海警方表示,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无人机“黑飞”扰序违法行为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持续强化低空安全监管。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