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业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创办《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传播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介绍边区抗日救亡运动和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状况,贴近群众生活,深受读者喜爱。
《新中华报》经常发表歌曲歌谣、诗歌诗词、标语口号、漫画木刻、戏剧话剧、谜语秧歌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1937年,副刊上用《猜中有赏》《字谜》《大家猜》等栏目名,刊载了30余则富有时代特点的灯谜、填字游戏和组字画。如:3月3日刊出的“永远太平”(打一地名),谜底为“长安”,解释为“长久的平安”;3月6日“太阳落的地方”(打一省名)“山西”,解释为“(太阳落在)山的西面”;3月9日“不冷的水”(打一省名)“热河”,“不冷”即“热”,以“热的河水”扣合谜面;3月16日“右边是要吃的,左边是可以吃的”(打一字)“和”,谜底右边是“口”,所以说“是要吃的”,左边“禾”指“谷物”,所以说“是可以吃的”;3月23日“中国的嘴巴”(打一地名),谜底为“汉口”,“汉”借代中国;4月29日“手边一元钱,打落了明月”(打二字),谜底为“抗日”,把“抗”左右拆开,“扌”即“手”,“亢”和“元”形似,而打落了“明”中的“月”,就剩下“日”;7月9日“太阳落在西边”(打一字),谜底为“晒”,解释为“日”落在“西”的边上;7月19日“二月十八”(打一字),谜底为“棚”,解释为二个“月”加“十八”(合成“木”);9月19日“一手扫掉坑上土,明月沉没太阳出”(打二字),谜底同样是“抗日”,用一“手”(扌)扫掉“坑”上的“土”,得“抗”,“日”的扣法与4月29日的字谜相似。
《新中华报》见刊的灯谜,有别于以往四书五经之类较艰深的文人雅玩谜作,与猜射事物的民间谜语也不同,通俗易懂。作者当是报纸编辑或延安地区的“秀才”,可惜没具姓名,创制者为何人已不可考。因是有奖猜谜,谜底要在这张三日一刊报纸的后两期才揭晓,留给大家思考的时间较长,颇具与读者的互动性。灯谜短小精悍,有宣传教育的功能,也发挥了宣传抗战、团结民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