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2日 星期四
珍贵藏品文献  呈现时代风骨 让“大金砖合作”基础更牢动能更足影响更大 “点亮上海”,科技艺术与光同行 衡复风貌区,垃圾箱都学会报警了 一路向西 坐着专列游中国
第3版:上海新闻 2025-09-09
每天数万游客打卡带来的1.5吨垃圾怎么办?

衡复风貌区,垃圾箱都学会报警了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衡复风貌区每天都要迎来数万人次的游客。人气最集中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日均游客在3万至5万人次左右,峰值更是突破7万人次。居高不下的人气,带来热闹的同时也带来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垃圾量大增。

据上海徐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晶貌环卫分公司统计,仅游客每天在安福路上扔掉的咖啡杯就有一两千只,加上饮料瓶、餐巾纸、剩余食物等,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游客日均产生的湿垃圾和干垃圾总量多达1.5吨!一边是人气,一边是市容,如何才能长久保持这一地区的优美环境?徐汇环卫交出答案:精细化作业。

衡复风貌区的环卫工作面临两重压力:第一是周边存在大量不设垃圾库房的老小区,尽管环卫会定时定点上门收取垃圾,但仍有一些居民会随手将垃圾扔在小区外的绿化带里或行道树下,形成一定数量的“漂浮垃圾”;第二是游客数量众多,他们在风貌区CityWalk,往往有一边走一边吃一边扔的需求,但环卫公司显然不可能在马路上设置大量固定式的垃圾桶,那样会破坏城市风貌。

应对衡复区域业态复杂、人流量大的特点,尤其是针对周末假期等客流骤增的情况,徐汇环卫创新手段,多管齐下。例如,针对武康大楼附近每天潮汐式的客流,在上午9时至晚上9时之间,将可移动式废物箱投放在人流量特别集中的“最佳拍照点”源点广场、武康大楼公寓入口以及武康路兴国路口,既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也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这些配备静音万向轮的可移动式废物箱还可以根据区域人流变化“动态走位”精准投放。记者看到,为了匹配风貌区的街景,这些可以“跟着人流走”的废物箱有着与周围红砖洋房同色系的复古金属外观,放在道路边并不扎眼,存在感很低。

在乌鲁木齐路、五原路路口,武康路、兴国路路口和安福路等人流量最集中的6个点位,晶貌环卫分公司近期还试点在废物箱上安装满溢传感器,当桶内垃圾达到2/3容量时,会向这一区域“飞行保洁车”搭载的智能屏发送提醒,“飞行保洁员”可在15分钟内赶来清理,比去年的20分钟减少了5分钟。环卫公司还为班组长配备高清工作记录仪,实时记录作业轨迹和现场情况,遇到突发问题可即时回传;所有作业车辆都安装了作业行为监测系统和主动安全视频系统,后台可实时查看车辆行驶情况,方便调派人力及时处理大客流带来的突发状况。

在这样的精细化管理之下,市民游客在衡复风貌区CityWalk的体验越来越好。统计数据也验证了大家的感受——小包垃圾的滞留时间从原来二三十分钟缩短到15分钟以内,以前废物箱满溢需30—50分钟处置时间,如今已做到“零满溢”;巡查工单数从今年1月的278件下降到8月的131件,降幅超过50%,闭环处理率达100%。暑期人流高峰时期12345市民热线工单数量较今年1月下降两成,体现了市民游客对市容环境的认可。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