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明
在我的心中,有两朵菊花。一朵在江南的秋天,唾手可得,捧在手中,掬之入鼻,香气扑面。如是晒干,开水冲泡,慢慢啜饮,直入心扉。另一朵则在我的心里,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在江南古镇外婆家竹篱笆围就的天井里,在外婆秋天与菊花相伴的爽朗笑声里。
我从小喜欢菊花,总觉得春花虽然姹紫嫣红,却没有像菊花那样独立寒秋的风骨。我记得,外婆培植的菊花,不仅是观赏花卉,更是养生食材,具有清凉解毒、滋阴养颜的功效。后来,我在曲水园隔墙的文化馆工作。每年秋天,曲水园总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铺满赏心悦目的各色菊花,游客接踵而来,感受“紫菊披风散晓霞,年年霜晚赏奇葩”的意境。
那些年,我也曾住宿于曲水园,“菊香满园秋,清幽入梦魂”。秋天菊展时,清晨和傍晚就是我与菊花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起源于我国的菊花,历经千年的栽培衍化,总以最新的容颜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有小家碧玉般,紧凑而精致的切花小菊;有大家闺秀般,华丽而大气的传统大菊;还有娇小玲珑,常与文人墨客相伴相生的案头菊;以及胖乎乎、玲珑可爱的球形地被菊。秋色里的江南,因为菊花的铺陈成了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旋律。菊花,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展现着生命的坚韧与生活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