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江风吹来菊花香 智慧快餐 “夜饭吃饱”看的晚报 以自然为师 换季的衣柜 一间小屋 “01工程” 才华之美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10-12

换季的衣柜

陈思

古往今来,有无数诗篇赞美江南的四季。从“春水碧于天”到“莲叶何田田”,从“落花时节又逢君”到“可怜冬景似春华”,不胜枚举。甚至有人分析,“江南自古多才子”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里四季分明,给诗人提供了足够多的伤春悲秋的机会。久居江南三十年,我常常想,这些文人墨客大概从不做家务。所以,他们才有闲情逸致欣赏窗外的草木荣枯,却无视季节更迭背后那巨大的劳动量。

我厌恶换季,最讨厌的就是整理衣柜。整理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收纳。我始终没弄清衣柜的合理分区。秋风萧瑟之时,我决定挂起羽绒服和厚外套,分开毛衣和裤子,连衣裙单独成列……但不到三天,这里又会变成一团球状。时间越久,就像越缠越乱的风筝线。当我再次鼓足勇气着手理清这一团乱麻,又碰到了第二个困难——选择。

我的衣柜里有这样一批衣服,占比不在少数。它们在换季之时被展开、被折叠、被收纳、被转移,但却从未被穿上。它们看上去质量不错,材料极新,可能来源于心血来潮的线下购买,或者害怕麻烦不愿退货的网购。它们待在方寸之间,再无重见天日的机会,就像通讯录里熟悉的陌生人。扔,也许之后会穿呢?留,真的还会穿吗?此时,我羡慕家属,春夏秋冬,他从头到脚只有三套行头。等某一套洗破洗烂,才会拿出第四套。他的衣柜无需整理,他也无需选择。而我,看似有很多选择,到头来,常穿的也就是三套。其余,要么埋葬在一团乱麻中,要么就永不见天日。

罢了,那就扔吧。但是,扔哪些呢?我挑挑拣拣,五颜六色的衣服铺满地板。我犹如一座孤岛,被困于一片旧衣的海洋。我打开手机,下单旧衣回收。我将散落的衣服打包,外套包裙子,裙子包T恤,T恤包背心。整整五个包裹,由大到小摞在门口,等待快递上门。

我重新打开衣柜,毛衣层层叠叠,羽绒服高高挂起,看上去就格外暖和。另一侧衣柜是收起来的春夏服装。衣服好像少了点,又好像没少。我躺在床上四仰八叉,感叹整理收纳实属辛苦。我幻想着,有钱以后可以请人上门收纳,但断舍离还需自己甄别;又或者,买个大房子,就可以拥有巨大的衣柜,但衣柜再大也是有限的。哎,还是不要换季吧!如果能够一直生活在热带就好了。

我想起一位东南亚的同学。来上海的第一年,天气刚刚转凉,她冲进商场,购置了一件超厚超长的户外羽绒服。冷雨寒风中,我与她并肩走在嘈杂的金沙江路上。她拎着包装袋喜气洋洋,感叹道:“终于有机会穿羽绒服了!”我转头,睁大眼睛,那大概是我的单眼皮所能抵达的最大面积。

我从床上起身,拿起手机,给她拍了满是秋冬服装的衣柜。很快,她发回一张热带街景。烈日下,短袖、热裤、人字拖的女郎们手持冰咖正在漫步。那句“好想一直过夏天!”还未发出,屏幕上,尽是羡慕的星星眼——“好想穿好看的毛衣啊!”

我笑了。好像,这衣柜,顺眼多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