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全球演艺“引力场”效应显著 这人生啊该怎么选? 故宫上昆联手 呈现太和正音
第11版:文体汇 2025-10-18

这人生啊该怎么选?

——谈今日收官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

◆ 朱光

今晚,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收官;昨天,扮演吴石的于和伟与导演杨亚洲等主创团队,在北京市福田公墓的吴石烈士与夫人王碧奎墓前,开展缅怀纪念活动……此前,该剧在国庆与中秋双节“团圆”之际引发全国观众高度关注,看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才知道,我们可能在1950年之时,差点有机会两岸团圆。《沉默的荣耀》,以文艺作品的方式掀起了历史真实的一页,激荡起差点达成家国情怀圆满的揪心与戳肺。

每一位投入的观众都在不断设想各种“如果”——如果吴石不去台湾“履新”国防部“次长”,完全可以在大陆全面发挥才干,加入社会主义建设,至少不会在10个月后就丢了性命。如果朱枫没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怎会仅仅接受了两三天的培训就如此大胆踏上孤岛,以至于后来是否不替潜伏台湾的共产党隐蔽工作头号人物蔡孝乾的情人去问吴石多批一张通行证,这条暗线就不会暴露?如果吴石的副官聂曦不“过手”这张通行证,那么如此风华正茂、灵活智慧且忠心耿耿地从大陆跟随吴石赴台的青年才俊,就不会在33岁之际被枪杀……

最最紧要的是——如果这三个人串成的这条暗线不暴露,就很可能保全了潜伏的1000多名后来被杀的共产党人和数千名关联人员;且,如果回到1949年至1950年间,没有伤亡成百上千位隐蔽的革命者,那么两岸团圆真的指日可待。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有一个“炸弹理论”。假设有三个人在玩扑克,在牌桌下有一颗炸弹。如果剧情只呈现不久后,突然爆炸了,那么故事就毫无悬念。但是,如果镜头下移,透露出桌下的炸弹,那么三个不知情的人玩牌之际,观众就会为他们捏一把汗。吴石踏上台湾的那一刻起,“桌下的炸弹”已经在“嘀嗒嘀嗒”。他的“牌友”,正是朱枫和聂曦。历史早就告诉观众结局,“炸弹”必然爆炸,时间也就是倒数10个月。

已知悬念的结果——他们三人“必死无疑”,令观众更易代入情感,扮演吴石的于和伟,扮演朱枫的吴越,早已以卓越的演技赢得全国观众的心。但是,没人想得到以歌手出道的魏晨,也能演绎出聂曦的全方位优秀和深层次思索——越是优秀的青年才俊越是早逝,越是令人扼腕人生何苦如此短。这些人物“本该”过得更好,但是毅然视死如归地踏上台湾,其间形成的戏剧张力推进了剧情发展,裹挟了观众共鸣。

该剧再一次让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的是“革命”;五星红旗的“一角”红领巾的红色,“是用革命者的鲜血染成的”等理念变得鲜活可感、生动可知。观众甚至纷纷主动寻找历史人物的蛛丝马迹,去丰满每一个人的情感线。他、她、他,为什么做出奋不顾身的选择?时至今日,我们对于信仰的力量是否有他们那么强烈而深沉?今天的我们,是否能为不可知的荣耀,沉默斗争乃至奋不顾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