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那一瞬间 碧脉芳踪(纸本水粉) 自己签字 我的上海电影记忆 带鱼、毛豆和淡菜 夏衍和巨鹿路675号
第14版:夜光杯 2025-11-03

带鱼、毛豆和淡菜

梅思繁

我坐在小小的饭桌前,电饭煲正在煮着饭。窗外是普罗旺斯明澄的夕阳,一排排矮小的红色平房站立在远方。依然在暑假期间的大学校园静谧空旷,只有盘旋在空中的海鸥不时发出嗷嗷鸣叫。风景、声音、空气,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

电饭煲“嘟嘟嘟”地叫着。我拔掉插头,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塑料饭盒。饭盒里一个保鲜袋,袋子上清清爽爽没有丝毫油腻,被仔细地打了结。我解开袋子,一股油香气散发出来。一块块胸背厚实、皮肉金黄的干煎带鱼露出脸孔来。

“你明天晚上自己烧点饭,把带鱼吃掉……”妈妈站在厨房里一边煎带鱼,一边夹杂着脱排油烟机的声音,对我喊着。

二十多个小时后,我站在世界另一头的学生宿舍里,狼吞虎咽地吞着白饭配干煎带鱼。鱼肉的肥软鲜甜和浸润其中的油香气的慷慨,让我眼眶发热。

那是二十年前,二十岁出头的我,一个人拖着四十公斤行李,连滚带爬地来到世界另一头吃上的第一顿饭。

从巴黎机场把爸爸妈妈接回家里。妈妈弓着腰,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个大塑料盒、一个塑料袋。

“昨天出来前给你煎了点带鱼,还带了两只酱鸽,今天晚上你不用烧菜了。”她像塞宝贝一样地把塑料袋递给我,“我给你剥了一斤毛豆,时鲜菜,你这里吃不到的。”妈妈的脸上满是兴奋愉快。旅途的劳顿、时差好像对她全无影响。飘散在额头前的白头发映衬着晶亮的黑眼珠,显出孩童般的简单和热情。好像她飞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把干煎带鱼、酱鸽和毛豆送到我手里一样。

“你这里咸菜有的吧?你毛豆咸菜炒炒,或者烧在汤里也可以。”

晚上爸爸妈妈回到他们的住处。我站在厨房里烧着毛豆番茄汤的时候,看着一粒粒光洁饱满的豆子,想象着妈妈在上海家里厨房剥毛豆的情景。夏天厨房里的蒸笼热,她一边剥豆子一边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看旅游视频,她从椅子上站起来时因为腰疼皱眉头……滚烫的毛豆番茄汤在餐桌上冒着热气,我舀了一勺散落着豆子的热汤轻吮进嘴里。豆子的软糯和番茄的清甜混合在一起,我喉咙发紧。

“晚上到我这里来吃饭,我买了两只鹌鹑!”“星期天中午来吃饭,新鲜的马鲛鱼清蒸。”“今天买了活虾和蛏子,让小西下班了直接过来。”

每次来巴黎小住,“来吃饭”,这是妈妈说得最多的三个字。市里的露天菜场一周开三天,她一次不落。这家买便宜的蘑菇青椒,那家找新鲜平价的西红柿。我平时不舍得买的活虾鹌鹑她买,我平时没耐心处理的蛏子蛤蜊她也买。看我和先生津津有味地吃着葱油蛏子蛤蜊炖蛋,她一脸满足开心。

离别前一个星期,妈妈会开始有些小伤感。

“下次再烧饭给你吃,又要过大半年了……”

“现在帮不了你什么,也就是给你烧烧饭……”

“走之前再买次活虾,买点好的海鲜烧给你吃……”

要离开巴黎前一天的晚上,她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塑料盒给我。一盒铺得整整齐齐的淡菜肉。

“我昨天在菜场买的。弄干净给你烫好剥好了,你分批冷冻起来,煎蛋,做意大利面,烧汤都好吃的。忙的时候没菜,随时拿出来就能用……”

爸爸妈妈坐着飞机,向着千山万水之外的上海飞去了。我站在厨房里,想起消失在海关窗口处妈妈的身影。那小小的急匆匆的背影,那坚定有力的脚步。电饭锅里上扬起的蒸汽令我双眼模糊。

柔软肥硕橘黄色肉身的淡菜,被金黄的鸡蛋夹裹着,安静地躺在盘子里。它们是九千公里外,我的妈妈向我传递的感情。她在跟我说,虽然我不在你身边了,虽然你已经变成一个大人了,可我还是在用我的方式尽我所能地守护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