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磅礴与唯美,《布兰诗歌》演绎芭蕾无限可能 镇团之宝《罗密欧与朱丽叶》何以成为世界级经典?
第12版:专题 2025-11-05

镇团之宝《罗密欧与朱丽叶》何以成为世界级经典?

莎翁的经典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藏,那些以不同舞台形式成就新的经典的创作者,无一例外也都成了名家巨匠,芭蕾舞界的约翰·克兰科就是其中之一。他从伦敦转投德国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后,1962年打造的首部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一举奠定了其一代宗师的地位,还直接将该舞团从寂寂无名的地方性团体拉升到了世界级名团宝座。半个世纪过去,这个版本依然被公认为“全球最优秀、最完整且最具观赏价值”的芭蕾舞剧版本之一。

11月7日—9日,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磅参演剧目,该剧将继2016年后再度原汁原味回归上海舞台,在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大剧场连演3场,用情感丰沛的舞蹈诠释莎翁笔下的爱恨情仇,这也是中国唯一一站演出。

戏剧舞蹈巅峰

约翰·克兰科编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在1962年首演时就惊艳无数人,是因为他开创性地真正让芭蕾这个足尖艺术,讲起了故事,他在“戏剧芭蕾”领域的深入探究,让“舞”“剧”二字并重。

在约翰·克兰科之前,罗朱故事的芭蕾舞版本不少,其中也不乏经典,但大部分芭蕾舞作品,仍是在写意或炫技。克兰科凭借自己对俄罗斯芭蕾、英国皇家芭蕾的深入掌握,融会贯通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思想:他打破传统,让戏剧情节不再只是串联华丽舞蹈段落的“背景”,而成了吸引观众的核心要素之一,一直被认为长于抒情、不善叙事的舞蹈,开始讲起了复杂的故事。

他通过精心的改编、删减与重构,再巧妙地融合了舞蹈、音乐、叙事与情感,使作品呈现出完美的平衡。“情景交融”,是他的作品给所有观众一致的印象。比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和舞美设计师尤尔根·罗泽探讨后,为舞台选择了一个双层画廊式的布景,让该剧可以随着剧情的变化,快速地切换街景和室内场景。

很多观众都对剧中的场景印象深刻:清晨,随着天光渐亮,古老的意大利小镇维罗纳街头,老百姓的生活百态逐渐呈现,生活气息渐渐浓郁起来;盛大华丽的贵族舞会,家族之间残酷的相互厮杀,大场面也从来都未缺席。在这样的背景下,克兰科得以摒弃传统的哑剧和手势,转而依赖舞蹈编排来推动剧情发展,深挖复杂又细腻的人性,从而强化了“剧”的概念。

创新成就经典

约翰·克兰科里程碑式的创新,还因为他首创了双人舞叙事语言。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以优美流畅、情感充沛的双人舞,将舞蹈技巧、剧情展开与情感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备受称道的“阳台双人舞”“卧室双人舞”“殉情双人舞”等三幕,成为推进剧情高潮的点睛之笔。

在他的精心编排下,观众可以毫无障碍地感受到剧中人物通过舞蹈传递出来的复杂感情。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命运多舛的恋人,只是卷入了家族世仇的无辜之人,他们的爱意从一开始就戴着“镣铐”,所以大幕第一场结束时那段双人舞,显出些许试探,缓慢而克制;而两人于黎明分别时的那段双人舞,更重于传达朱丽叶的纯真、罗密欧的无助,左右为难的烦闷,这对舞者的表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约翰·克兰科英年早逝后,包括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芬兰国家芭蕾舞团和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在内的世界十多家知名艺术团体,将克兰科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保留剧目演出。这,大概就是经典的无上荣耀与意义。

演出信息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

时间:11月7日—8日19:30;11月9日 14:00

地点: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大剧场

票价:1280/1080/880/680/480/280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