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智慧快餐 八棱端砚 黄山之行遇“雷锋” 昆仑关礼赞 退休第一课 邂逅美味拉面 看见孩子的美 鸟岛异闻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11-09

邂逅美味拉面

薛全荣

深秋游日本,枫之美,五彩斑斓;日本的美食,如神户牛肉和歌山金枪鱼刺生、怀石料理、寿喜烧、寿司等亦让人垂涎,当然,不期而遇的一蘭拉面,更令我食之难忘,余味缠绵。

那天下午一点多,我们来到大阪心斋桥商圈的道顿堀一蘭拉面店。面店设在二楼,排队吃面的人从入口处向楼梯下延伸,绵延十多米。然而,没有人望而却步,我们也“既来之,则安之”。等到在点餐机上点好餐入座就餐时,已是下午两点多了。

店内面积50多平方米,三分之二为厨房,其余是餐厅。餐厅设有十个座位,一字排列,每个座位宽50厘米,左右用挡板隔开;面向厨房的小窗口用帘子遮挡,厨房、餐厅与邻座顾客互不可见。这是店家精心营造的“一人一座一桌”的环境。我们入座的桌面面积约0.25平方米。桌面的左侧有净水龙头,前方设有一个名为“呼出”的铃,供顾客与服务员交流;右侧的布袋里有点餐用纸(口味选择单):口味浓淡、含油量、蒜泥、葱、牛肉的软熟、秘制酱汁、面的熟度等,口味浓淡可分为淡味、普通和浓味;面的熟度分为超硬、硬、普通、软、超软;蒜泥分为无、少许、普通、二分之一、一份等,详尽细微,这恰恰是一蘭拉面的独到之处。虽然他们对煮面工艺十分专注,精益求精,具有令人佩服的工匠精神,但他们一改面品的口味由厨师决定的“铁规”,完全由顾客决定,可谓“如味以偿”。

此外,一蘭拉面还有始终如一的“十五秒”法则,即煮制好的面条,十五秒必须送到顾客手中,以保持面的冷热、软硬等品质不变。为此,从厨房到顾客就餐座位的距离为二十八米内。浅黄的面汤、绿白的葱花、红色的秘酱、褐色的牛肉叉烧、白色的温泉蛋、齐整的面条,色彩热情,香气扑面。几箸入口,丝滑弹性的面条,熟嫩可口的牛肉叉烧,浓郁开胃的汤料,蒜香微辣的口味,完全满足了我的味蕾享受。我轻按呼唤铃,请服务员为我续汤、再续汤,尽管吃到肚子发胀,但仍意犹未尽。后来才知,汤料是一蘭拉面的“秘器”,经过十多年研制,不依赖任何调味料,而使用以鸡肉、鱼肉为基础的多种食材慢慢熬煮成汤,有特别的“厚重感”。

邂逅一蘭拉面,我不禁想起一首诗《咏面条》:成品纤纤堪几寸,竟将清白醉人肠。今番滋味虽然好,莫忘研磨费口粮。一蘭拉面,当属如此。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