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部署的“爱国者”导弹
日本政府近期种种危险动向,给东北亚地区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值得高度警惕。
日本舆论纷纷担忧日中关系恶化,将进一步冲击本已面临下行压力的日本经济。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20日,日本自民党召开安全保障调查会会议。根据自民党总裁、首相高市早苗的指示,自民党着手讨论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无核三原则”及防卫费增额新目标成为主要焦点。日本政府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修改。
高市早苗修改“无核三原则”的企图,受到多方强烈反对。与此同时,高市近期涉台错误言论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冲击,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批评声浪不断。
“无核三原则”成为焦点
自民党20日启动相关讨论,拟提前修订以《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为首的“安保三文件”。重点聚焦于重新审视“无核三原则”、进一步提高防卫费支出,以及放宽防卫装备出口限制等内容。
“无核三原则”指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发言时提出了“无核三原则”。这一原则1971年在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2022年,日本政府通过“安保三文件”,也写明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
然而据媒体披露,高市企图在修订“安保三文件”时,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的原则进行修改,这一动向引发日本国内强烈担忧。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近日明确表示,作为政府,应继续支持“无核三原则”的政策方针。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广岛及长崎选区议员、冲绳等地方知事均明确表态,坚持“无核三原则”应作为国策延续。
有分析认为,高市的这一主张不但将为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松绑”,而且更可能推动日本右翼在“拥核”的道路上冒险。
防卫预算是此次修订的另一核心议题。日本防卫费自2023财年起连年增长,今年其规模已达8.7万亿日元,重点放在提升所谓“反击能力”方面,具体包括提升防区外远程打击能力、大批采购武器装备等。
首次向美出口“爱国者”
2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称,日本政府已向美国出口日本航空自卫队持有的“爱国者”拦截导弹。
这是自2023年日本调整“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来的首次成品武器出口。据悉,美方因援助乌克兰造成本国拦截导弹短缺,因此要求日本对美出口。日本政府2023年12月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和运用指南,允许日本承包商向制造许可证来源国出口国防装备成品。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正在逐步突破法律的限制,体现出军事扩张的野心。日本将“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返销给美国,美国可以将这些武器装备出售给北约盟友或投入俄乌战场。
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危险言行在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激起广泛批评。
日本民众20日在国会前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高市撤回错误言论,反对日本政府推动修改和平宪法。一名抗议者认为,高市的言论有两点错误:首先是“存亡危机事态”一词把侵略行径正当化;其次,“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说法违背了日本人的认知。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20日再次发文,引用孔子《论语》中的“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敦促高市早苗尽快纠正错误言论。
从高市的涉台错误言论、到试图动摇“无核三原则”根基和大幅提升防卫预算……这一切,只会将日本推向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