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老人接连高价买“藏品” 警民联动挽损三十二万 三人非法爬取8亿核心数据 她为何无权分得房屋动迁款 她为何获老人毫无保留信赖
第16版:新民法谭 2025-11-21

她为何获老人毫无保留信赖

徐汇社区民警王慧蓉成辖区老人的“编外亲人”

王慧蓉关心老人冷暖

今年重阳节,住在徐汇一家养老院里的八旬老人余老伯又见到了斜土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慧蓉。带着重阳糕来探望他的这名女民警,已经成了余老伯的“编外亲人”。

王慧蓉认识余老伯要从三年前的一个深夜说起。当时,81岁的余老伯来到派出所求助:“我女儿要把我和老伴赶出去,卖了我们的房子去还债!”大木桥路第四居委的社区民警王慧蓉第一时间护送老人回家并介入调解,但因矛盾复杂,当晚只能暂时劝离双方。

为弄清原委,之后,她一次次走进余老伯家中。原来,余老先生和老伴年轻时膝下无子,收养了余女士做养女。谁知,余女士从18岁开始就因信用卡透支深陷债务危机,老两口已为她还债100万元,余女士却仍要求卖掉他们唯一的住房,来抵偿剩余的30余万债务。更令人心寒的是,养女平日几乎从不露面。听到两位老人的遭遇,王慧蓉默默为自己立下规矩:“每月必须抽出一两天,专程来看望两位老人。”从此,邻里们就经常在小区里看到王慧蓉陪老人散步、聊天的身影,成了社区里的一段佳话。

2023年11月,余老伯在家摔倒导致头部受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伴无力照顾。此时,余老的女婿向法院申请由养女余女士担任两位老人的监护人。经专业鉴定,余老被宣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老伴则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在法官的调查过程中,余老伯多次明确表示,拒绝由养女担任他的监护人。为了帮助法官与检察官深入了解老人拒绝背后的隐情,王慧蓉多次辗转于法院、检察院与余老伯家中,“2023年一整年,余老伯向我们民警求助就有10多次,余女士甚至有次为了逼迫老人低价卖房,半夜不让他睡觉。”

经法院与检察院走访调查,余女士长期负债,曾以“还高利贷”为由,试图低价变卖父母房产,确有侵害老人权益之虞,不适合担任监护人。“如果要选择一个人当我的监护人,我希望是王警官。”在法官征询余老伯监护意愿时,他说出令人动容的请求,“如果王警官不行,我就选择居委会。”最终,法院依法指定二老所居住的居委会承担监护职责,但余老伯那句“我希望是她”,道出了老人对王慧蓉长久以来毫无保留的信赖。

面对赞誉,王慧蓉总是淡然摆手:“我只是做了一名社区民警该做的事。”在她心中,社区民警不仅是秩序的守护者,更应是辖区老人的“编外亲人”。今年初,余老伯的老伴离世后,他搬进了养老院。虽然已超出工作范围,王慧蓉仍坚持每月去养老院探望老人,并携手养老院,面向众多老人一起开展手工艺制作、反诈宣传等活动,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有声有色。

通讯员 朱晓菁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