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律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学习法律可以从事哪些行业?学法一定要出庭打官司吗?一个并不能言善辩的人是否就不能胜任?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法律的世界令人向往,却又有些陌生。
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报告厅,一场法律世界的奇妙畅游在这里上演,为同学们“导览”的,是一群来自律所、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大咖。
“我国每年的外贸出口数据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但目前全国律师总数为83万人,涉外律师仅为1.2万人,显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大家可以积极关注这一方向。”国创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敏律师展示出一片职业“蓝海”。
如果有人用AI将梵高的画和自己拍摄的照片生成了一张新的图,算侵权吗?游戏运营商修改了规则,造成虚拟物品价值暴跌,运营商该不该负责?观韬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张烜律师从生活小事,启发同学们思考,原来法律无所不在。
这里举行的,是上海市司法局主办的“法治蒙学堂”首场青少年法学教育活动。去年,市司法局人才办启动“鼎新法治人才计划”,建立了由240人组成的法治人才库,并成立了一支鼎新法治人才讲师团与法治启蒙导师团。“法治蒙学堂”的开设,正是为了推动法学教育关口前移,通过“人才进校园”“大咖讲小课”的形式,推动优质法治资源走进校园,构建法学人才早期发现与贯通培养的长效机制。人才库中遴选出20人,担任“法治蒙学堂”首批启蒙导师,希望用法治之光,为同学们照亮成长之路。
第一次亲眼见到电视上才见过的律师袍、第一次知道学法律不仅能做律师和法官,还有很多职业可以选择……华师大第一附属初级中学初一女生徐紫歌用“神奇”来概括内心感受。
随着浩天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姚约茜的讲述,一幅法律职业的“家族图谱”在大家面前展开——你可以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仲裁员,也能成为公司法务、公证员、法律知识科普宣传员,或者担任法律内容领域的专业编辑。姚律师告诉同学们,律师不是在“争输赢”,而是在“定分止争”,让社会更公平、更有序。“成为一名法律人,你要对规则背后的原理保持好奇,要有正义感,对不公平的事敢于说‘不’,还要学好每一门课,比如语文培养表达能力、数学培养逻辑能力、历史了解文化背景、英语拓展国际视野,没有一门课是白学的。”姚约茜说。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五季嘉宾、北京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王艺妍妤是很多学生的“青春偶像”。活动现场,有家长关心,如果希望孩子将来也成为一名法律人,该如何帮他做好职业启蒙,打下根基?对此,王艺妍妤建议,如果说法治是一座“宫殿”,首先需要“地基”,即规则意识,不妨从制定家庭内部规则开始,家长自己更要以身作则,避免“朝令夕改”;其次,需要一些“水泥沙石”,即“证据意识”,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多问问他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让他知晓事实胜于雄辩;再次,还需要一些“钢筋”,即“程序正义”,引导孩子按照清晰的思路去处理问题。当然,“装修”不可少,比如培养清晰的表达能力、多看一些法律相关书籍和电影。“在合同审查或者案例检索时,AI已经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因此,做一名法律人也要积极拥抱科技。”王艺妍妤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 实习生 张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