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第59版:复旦新闻馆 天下记者家 2019-11-04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周洁

上图:学子们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屠海鸣图书楼前。

左图: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财经新闻专硕学生在英国伦敦路透社总部参观学习。

上图:2019年10月25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视听技术与应用》本科课程上,无人机教学正在进行。

下图: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的“功能实验战区”。

90岁的年龄,“90后”的朝气。这就是复旦新闻学院一直焕发无限生机的密码。

记者|周 洁

2019年的一天,黄浦江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团队正在进行“低空之眼”项目的测试。他们操作无人机,在4-5米的低空追踪目标,收集城市低空的一些场景,用来研究上海天际线的整治、15分钟健身生活圈、五角场的盲道“障碍”,甚至上海的“双河长制”治理等。学生们把无人机课程上所学的点点滴滴用于实践,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服务于上海城市建设。

“低空之眼”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诸多教学新探索的项目之一。不论是在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培养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始终充满年轻的勇气,打破藩篱、不断创新,在变革中攀登新的高度。

90岁的年龄,“90后”的朝气。这就是复旦新闻学院一直焕发无限生机的密码。

“2+2”培养专家型记者

陈禹潜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今年6月毕业的本科生,9月起又留在学院继续攻读硕士。本科阶段,他不仅修习了新闻学的相关课程,还在大一大二期间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一起领略了中国文学之美。不过,他可不是半路过来的转系生,之所以能够提前跨专业学习,是受惠于新闻学院自2012年开始实行的“2+2”本科教学培养模式。

“2+2”本科教学培养模式,将四年制本科教学培养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二学年)从复旦中文、法学、经济、社会、信息工程等8个非新闻学专业中选择一门学习,第二阶段(即第三、四学年)开始学习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当时教学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操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告诉《新民周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人才。

“从前我们的新闻教育虽然也要求新闻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但强调的是宽度而非深度,培养的新闻人才往往是杂家而非专家。但信息传播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结构、手段与方法。”黄瑚说,“根据我的亲身观察,我们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往往起步很快;但几年过去,却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我们过去培养的是单一型新闻人才,而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仅是全媒体新闻人才,更是专家型的新闻人才。”

事实上,新闻学院的这一理念,恰好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社交媒体发达,人人皆可发声,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新闻界的危机一方面源于数字媒体分流了印刷媒体的广告收入,而更大的危机在于全民记者时代对于新闻界专业性的消解。对此,黄瑚告诉记者:“以前记者可能文字表达能力稍微强一些就够了,但这个时代,如果你没点干货,谁要看你写的报道呢?如今记者需要做的,是提供深度的有见解的报道。”

新闻行业正在发生改变,作为“记者摇篮”的新闻学院需要做出改变,复旦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无论在力度上、广度上都走在了同行前列。

培养专家型的新闻人才,成为当时行业培养新闻人才的共识。虽然“2+2”的方案2012年正式推出,但在此之前,为了这个方案的落地,新闻学院已经酝酿、准备了很长时间。

当时新闻学院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点4个: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4个专业各有各的教学方案、组织架构、师资队伍乃至实验设施、实习基地,为各自对应的媒体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也一定程度形成了专业之间的“围墙”与“壕堑”。在传统媒体时代,这无疑是高效的,也为新闻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然而,到了融媒体时代,这样的机制既不利于新闻传播学科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改革从新闻学院内部首先开始了。

2006年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多次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经过多年的讨论、研究、论证,全院上下在树立“大新闻传播”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上达成了共识。2009年,新闻学院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开始按大类招生,即学生学习一年后才进行专业分流,让学生对专业有所感受、有所认识后再作自主选择,以根除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与不合理性。

为了应对当下时代多元舆论场共存的“大新闻传播”的新格局,学院又进一步确定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

如何培养出专家型新闻人才?新闻学院动起了脑筋。“复旦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众多学科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兄弟院系和他们的学生一起上课,一定能得到最为纯正的专业教育。”

为了落实这一想法,新闻学院领导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联系其他院系,这个方案也得到了复旦大学分管教学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2012年,学院推出并施行新版《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也就是“2+2”模式,构建跨专业且跨学科的本科教学培养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本科生入学后前两年能够在新闻传播专业以外的8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作为主攻方向,从不同学科中汲取思想养料,夯实基础,打破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乃至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学科界限。“在本科学习的前两年,受益于‘2+2’培养模式,我们学习了很多在新闻传播专业课堂里可能不会去涉猎的知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虽然最后两年回到新闻传播专业的时候会有一些忙碌,但不管对于同学的学术之路或者是毕业后找工作,确实都非常有帮助。”新闻学院2019级硕士生陈禹潜由衷地表示。

自2012年以来,已经有逾千名学生接受了复旦新闻学院“2+2”的培养,该模式也得到了国内众多同行的认可——据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调研国内18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成果显示,跨专业、跨学科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五大重点之一。

2017年,复旦大学宣布实施《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构建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这一行动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新闻学院“2+2”模式在全校范围内的升级版。在校级层面的大力推动下,“2+X”模式在2019年的试点范围已经扩大至20个院系43个专业。“学院的力量是有限的,现在学校层面力量的加入,相信能够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多元教育。”黄瑚说。

与业界“无缝互动”

如果说“2+2”是本科阶段对于跨学科的一次尝试,那么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点的开设,则在国内探索出了一条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子,成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个亮点。

2013年起,国内的新媒体行业蓬勃兴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时代趋势面前,选择主动对接行业,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充实教学设备与内容,让有志于新闻职业的青年学以致用。”这是复旦新闻老系主任陈望道一直强调的办学要求。2014年,新闻学院开设了国内首个新媒体专业硕士。“我们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当能适应新技术、新传播的时代变化,掌握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思维,具有宽广的跨学科素养,同时具有较强的新媒体实战能力,是复合型、跨学科、高层次的新媒体传播人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新媒体传播专硕项目主任周葆华教授表示。

新媒体传播专硕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学院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走访了业界许多标杆性的单位,听取他们对于人才的需求,最终确定:虽然这个专业设立在新闻学院,但它是以文理多学科复合交融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培养文理兼通的人才,让文科生能够懂技术,让理科生可以谈情怀。”周葆华告诉《新民周刊》,学院打破了学科限制,全部采用“推免直研”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各个专业背景本科四年级的学生报考。

在课程设置上,新媒体传播专硕进行了全新尝试。项目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新闻、商业和数据四大模块,其中80%的课程为在新闻学院首次开设,30%的课程打破新闻学院的单一学科界限,与其他院系开放合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以前我们认为新闻的教学是‘纯文科’,但是在新媒体方面,我们如果不懂技术,学生对新媒体理解的基础就是缺位的。”因此,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联合教授的《新媒体技术导论》《计算新闻传播学》等,成了新媒体传播专硕项目的核心课程。技术之外,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挖掘数据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因此创新性地开设了《新媒体数据挖掘》《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等课程,当前业界热门的HTML5、R、Python等编程语言,学生都需要学习掌握。

在当时,全国范围内都没有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甚至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也是在边教边学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关技能。“第一轮课程的时候,对我的挑战真的蛮大的。因为对于编程自己也不那么熟悉,有一次死活解决不了一个bug,急得我都哭出来了。”新闻学院副教授徐迪老师讲起自己第一次授课时的手忙脚乱,记忆犹新。而现在程序中再出现bug,她已经能够从容地应对,不断地测试。由于教学效果很好,一段时间后,学院在本科生中也开设了数据新闻相关的课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还开设了《新媒体商业模式》等课程,培养学生们在商业市场的运营能力。此外,无人机、平衡车等与时代接轨的新兴课程的开设,也培养了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意识与新技能。

新媒体传播专硕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与业界的深度合作,打造“链条式”无缝互动。学院不仅定期邀请业界权威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们还在老师带领下参访浙报集团“传媒梦工厂”、阿里巴巴、腾讯等多家新媒体机构。每年,学院组织新媒体专硕的学生赴国外交流访问,参观美国的顶尖新媒体企业和机构,开阔视野。不仅如此,学院还与今日头条、科大讯飞等共建多个新媒体实验室,促进学界与业界资源的融合与贯通,就新媒体前沿问题与产品研发,展开研讨与实践。

“从业界到学界这件事情,在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其实非常意外。这件事情能成功,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现在的这种非常开放的办学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梨视频前副总裁常河这样评价新闻学院的教学创新。

正是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下,学生们将自己的创意与想法落地。新媒体传播专硕项目开展没多久,学生作品就在2015年首届“全球华语互动新闻大赛”中斩获两项金奖、两项银奖;在最近的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中,学生作品荣获一等奖。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生的课堂作品被媒体采用刊发,甚至被采用为内参呈送到了上海市领导的办公室。

除了新媒体传播方向之外,新闻学院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两年制)还有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国际新闻传播五个方向。其中国际新闻传播于2010年首次招生,以培养驻外记者和对外宣传人才为目标,连招两届后,中间一度停招,2019年恢复招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实习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的“部校共建”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1年,上海率先创立该模式,在党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新闻媒体发挥实战优势,为新闻学院的教学与实践融合提供资源。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该机制较新的一个成果是:2017年,总面积2043平方米的复旦大学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落成,这是新闻学院高峰学科建设中“一体五翼”格局的主体平台,它拥有全媒体内容实践区、大数据采集汇聚分析区、可视化传播实验区、创新展示体验区、无界教学空间、新媒体创新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平台,为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再添全新的强大助力。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