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肺炎球菌感染,威胁低龄幼儿健康
第80版:健康 2019-11-04
“一分钟·护一生”公益活动获得儿科医生响应

肺炎球菌感染,威胁低龄幼儿健康

黄祺

左图: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陆权教授。

上图: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开幕式。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近日举行,“一分钟·护一生”公益活动呼吁儿科医生多花一分钟,普及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记者|黄 祺

1分钟,能发生什么?

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每1分钟就有2个孩子因肺炎失去生命,其中1个就在亚太地区。长期以来肺炎被称为“被遗忘的儿童健康杀手”,但肺炎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治愈的。

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一个咳嗽或喷嚏就可以将带菌的飞沫散播在空气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陆权教授介绍,肺炎球菌不仅可以由鼻咽部直接入侵中耳、鼻窦、气管支气管、肺部等,引起非侵袭性黏膜性疾病;还可能经血流播散入侵原本无菌的、与外环境无直接相通的器官组织,引起菌血症、脓毒症、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以及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腹膜炎、骨关节炎等所谓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肺炎球菌也是出生20天后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细菌病原,而在重症肺炎中其比例高达50%,致死肺炎中可能更高。肺炎球菌致化脓性脑膜炎的幸存者中17%有智力低下、癫痫发生,耳聋比例更可高达27.7%。

疫苗可以预防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但目前很多家长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够,孩子错失疫苗最佳接种时间。

10月24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由辉瑞中国发起的“一分钟·护一生——携手抵御肺炎球菌性疾病”公益行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儿科专家积极支持。该行动旨在提升全社会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认知,强化预防大于治疗的健康理念,呼吁儿科医生多花一分钟,普及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每年造成全球48万儿童死亡

5岁以下幼儿,往往免疫力差容易生病,但为什么医生们特别重视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陆权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儿童群体中,约一半的重症肺炎与肺炎球菌相关,6个月至1岁的儿童更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风险期。他介绍,宝宝刚出生时能够从妈妈体内获得“母传抗体”,帮助其抵抗常见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但母传抗体通常只能维持6个月左右,6个月以后就逐渐消失;而此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极易发生肺炎球菌感染。

陆权教授说,他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患儿里最多的就是肺炎患儿,这种情况也是全国所有医院儿科都普遍存在的情况。而所有患肺炎的孩子里,肺炎球菌感染占近20%,因此肺炎球菌感染是儿童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再看全世界的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大概有16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带来的疾病,这里面儿童占近1/3,约48万人。所以,肺炎球菌疾病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婴幼儿,也就是两三岁以下的孩子,这部分可能是肺炎球菌疾病引起死亡的主要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相对免疫力低,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

陆权教授介绍,对患儿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是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沉重的疾病负担促使WHO推荐肺炎球菌蛋白结合疫苗应优先纳入国家扩大计划免疫项目中,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超过50/1000活产儿或年死亡数超过50000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儿童人口基数庞大,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死亡绝对数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一。

陆权教授介绍,在美国,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引入国家计划免疫3年后,2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且,5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包括老人、免疫缺陷人群肺炎球菌疾病发生率也有下降,产生了“群体免疫效应”。

2010年,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PCV13上市,可以有效地保护2岁以下儿童免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侵犯。

区域死亡率差异大

这些年在陆权教授的诊室里,上海的家长们对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许多家长主动选择及时给新生宝宝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避免严重的感染发生。陆权教授说,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现象,但同时他提醒,从中国整体的情况看,小儿肺炎的死亡率存在比较大的区域差异,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陆权教授说,我国小儿肺炎依然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主体,改革开放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这其中控制肺炎、降低肺炎的病死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差距,我国5岁以下儿童年死亡中依然有16%死于肺炎,主要发生在农村和广大西部地区;更严峻的事实是,每1000个活产婴儿5岁以下因肺死亡率不同省份间相差甚大,最低的上海、天津、北京与最高的四川、贵州、新疆等西部省份相差高达6倍,足见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医疗保健水平的差异。陆权教授认为,要进一步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就必须持续重视小儿肺炎的防治,而工作重点必然是基层医疗机构。

造成死亡率差异的原因中,对预防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陆权教授说,目前抗生素仍是治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相比于患病后被动治疗,积极主动的预防才是对抗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上策。”

疫苗的预防接种对减少肺炎患病率效果肯定,发达国家小儿肺炎患病率仅是发展中国家的1/10,发达国家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是病毒。陆权教授说,造成这种差距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普遍推广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这些经验无疑是可以借鉴的。在我国,儿童已普遍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如能再进一步扩大接种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流感病毒疫苗,必将对降低小儿肺炎患病率产生积极影响。”

鉴于肺炎球菌感染在婴幼儿肺炎中的沉重负担,以及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WHO认为应优先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引进国家免疫接种规划。

呼吁儿科医生多花一分钟

在今年的全国儿科年会上,一项名为“一分钟·护一生——携手抵御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公益行动得到了儿科医生们的广泛响应。秋冬正是各类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节,无处不在的肺炎球菌正威胁着婴幼儿的健康,如果与儿童肺炎球菌感染相关的各个学科和医务工作者联动,每人多花一分钟时间积极对家长进行疾病宣传教育和充分告知,也许就能多帮助一名宝宝远离肺炎球菌性疾病。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由2015年的10.7‰下降到6.0‰”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预防接种减少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对儿童的威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所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在我国,家长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大部分家长不知道肺炎球菌,更不了解这类疾病的预防方法;部分医务人员不重视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预防。陆权教授表示:“6个月到1岁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风险期,建议家长们在孩子6个月前尽早完成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