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抵制“政治病毒”,全球战“疫”
第8版:世界战疫 2020-03-09

抵制“政治病毒”,全球战“疫”

刘朝晖

截至3月2日,伊拉克累计确诊26例新冠肺炎病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人们戴着口罩出行。

多米尼加政府3月1日宣布确诊该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

3月1日,泰国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2月25日,克罗地亚宣布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3月3日,伊朗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366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家医院,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2020年3月2日,世卫组织期待与中国继续展开疫情相关科研合作。在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中)与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右)出席当天的世卫组织例行记者会。

在这场关系到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考验面前,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同心勠力,才有可能打赢这场与病魔的战争。

记者|刘朝晖

在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时刻,疫情在全球也开始呈现蔓延扩散之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8日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一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正扑面袭来,世界七大洲中只有人迹罕至的南极洲未受影响。

谭德塞同时强调,全球仍有机会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机会在哪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间的通力合作,成为控制这场疫情的关键。在这场关系到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考验面前,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同心勠力,才有可能打赢这场与病魔的战争。

多国政府及组织紧密携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新冠肺炎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也与一个国家的GDP或发展水平无关。重点不仅在于防止病例进入,关键是出现病例时该做什么。每个国家都需要准备好及早发现病例,隔离患者,追踪接触人群,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防止疫情在医院暴发及社区传播。

据世卫组织评估,目前全球有30-40个国家面临新冠肺炎传播的高风险。截至2月28日,世卫组织已将病毒检测工具送至57个国家,并通过在线方式培训卫生工作者。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国启动了一个危机管理团队(CMT),这一团队由世卫组织牵头,调集了世卫组织、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秘书处多部门的专家,并于2月24日召开了首次电话会议。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塔里克·贾萨瑞维奇近日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机制将有助于世卫组织把精力集中在卫生应对方面,而其他机构将在更广的社会、经济和发展影响等领域贡献专业意见。取决于疫情的演变情况和全球影响,这个团队可能还会加入更多的成员。

贾萨瑞维奇透露,世卫组织正在与科学家、临床医生、疾病追踪人员、政府、供应链专家和公私部门的合作伙伴展开全天候合作,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协调应对举措。他说:“韩国已经成为中国之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我们在与韩国政府密切合作,希望找到导致被感染人数急剧上升的传播动态。我们也在关注意大利和伊朗出现的情况。世卫组织已经向伊朗提供了检测包,在未来几天和数周的时间内,我们将继续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前不久在接受《联合国新闻》的采访中也表示,国际民航组织鼓励各国与航空公司在世卫组织和其他医疗专家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相适应的应对举措。柳芳强调,为了有效及时应对此次疫情,国际民航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以及多国政府、航空安全和行业领导保持密切沟通协调,采取联合行动。国际民航组织通过“关于预防和管理民用航空公共卫生事件的合作安排”(CAPSCA)进行全球的信息发布与协调。

柳芳介绍说,世卫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应对诸如此次疫情的牵头机构,而国际民航组织侧重为成员国、相关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提供该组织和其他相关合作机构关于民用航空方面的建议。国际民航组织通过“关于预防和管理民用航空公共卫生事件的合作安排”机制在1月初便向会员国和组织通报了相关情况,并及时参与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与相关方分享最新动态。疫情发生后,国际民航组织向所有成员国先后发布两次公告,就公共卫生和国际航空活动相关的事项提供咨询通告,强烈敦促各成员国遵守世卫组织提供的建议和指导,敦促各国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通过航空器消毒和病媒控制方法来减缓疾病传播。同时,国际民航组织还与航空公司协会和机场协会密切配合,为广大旅客出行编制指南。她表示,国际民航组织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断识别最佳实践,为各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提供策略建议。

在疫情蔓延较为严重的亚洲各国,也采取紧急行动一致应对疫情。韩国总统文在寅2月20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交流了两国政府采取防疫措施的信息,两国领导人均表示将共同应对疫情。

同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老挝首都万象主办的中国-东盟外长会议上,介绍了中国为防控疫情所采取的措施,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也概述了加强合作、及时分享信息和技术以及齐心协力防控疫情的措施。

日本文部科学省也宣布,长崎大学和东京大学等六所国立大学与中国等亚洲六国研究机构分别进行合作,收集和分析新冠肺炎病例数据,加快研发治疗药物、疫苗和快速检测试剂盒。

中国合作举措赢得国际赞誉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回应各方关切,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很多措施远远超出《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2月24日,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的北京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表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的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已经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

世卫组织用了“恢弘、灵活、积极”这三个词来评价中国的疫情防控。联合专家考察组也注意到,中国在新报告确诊病例下降的同时已在考虑恢复经济和社会正常秩序。布鲁斯·艾尔沃德重申,任何国家所采取的超过《国际卫生条例》推荐建议之外的其他措施都应该重新评估,“因为中国的风险在下降,而中国能够为世界带来的贡献在增加”。

“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做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艾尔沃德的这句话,让无数中国人感动落泪。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到这样一组数字——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我国表示慰问和支持。

2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已先后同11位外国领导人通电话,涉及国家遍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而早在农历新年前夕的1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分别通电话时,也同他们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换了意见。

高频次的电话外交,使各国及时、全面、充分了解了中方战“疫”进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电话中经常谈到的关键词。“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习近平主席说,“我们付出巨大努力,有效阻止了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

对于正在全力防控疫情的中国,很多国家都给予了支持与帮助。连日来,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持续增多,中国人民“感同身受”,对这些国家的抗疫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日前紧急筹措了2.5万个医用口罩,送往疫情发展迅速的韩国大邱市;中国女孩“鹿鹿侠”在东京街头发放免费口罩,“来自武汉的报恩”的标语,在社交媒体上广受关注……3月3日凌晨,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捐赠日本的100万只口罩,也顺利抵达东京成田机场。

通过外交渠道,中国也表达了与各国携手抗疫的诚意。在与意大利外长通话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中方愿同意方开展远程医疗等领域合作,中方也愿通过共同抗击疫情,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团结,朝着“健康丝绸之路”的方向共同努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日前在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见时表示,愿继续为日方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得知日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不足后,中方紧急向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捐赠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积极牵线搭桥,推动两国相关单位加强信息、政策沟通和技术交流,就新冠病毒发病机制、病原检测、特效药和疫苗研发等开展合作。目前,双方已就KL—6快速病毒检测技术、无钠电解水高效杀毒技术、抗体类似物靶向治疗药物、紫外线安全高效杀菌技术等重点技术项目开展对接与合作。

在中国驻欧盟使团推动下,中欧双方卫生专家就如何有效应对疫情展开讨论,推动欧盟各界对疫情形成更为客观的认知。目前已有多个德国科研、医药机构主动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联系,希望能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支持。中德两国病毒领域专家已于近日举行视频会议,交流信息,并就可能的合作进行沟通。

目前,中国已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翻译成多种语言,我驻各国使领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快速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

疫情不分国界,助人亦是助己。新华社对此发表的时评标题为《越是艰难时刻 越要守望相助》。中方积极援手,展现着命运与共的担当,传递着携手抗疫的决心,也折射出守望相助的理念。抗击疫情,中国展现出的坚定决心,采取的有力举措,与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的态度,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世界各国有目共睹,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警惕“政治病毒” 避免文化误解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8日在日内瓦表示,现在中国以外地区才是最大担忧。

谭德塞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世卫组织的使命是向各国提供基于证据的科学建议,但无权干预各国采取的措施。由于各国的体制、机制、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目前世界多个有疫情发生的国家,防控措施也不尽相同,有紧有松。贾萨瑞维奇表示,世卫组织鼓励各国采取进一步的举措,尤其在公共卫生面临紧要关头的时候。

“我们正处于决定性的时刻。这是你们的机会之窗,如果迅速行动,就能够控制这个病毒,防止人们生病,挽救生命。”谭德塞近日发出这样急迫的呼吁。

然而,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受政治利益驱动,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仍不忘制造谣言、污名化中国。比如,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不断诋毁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甚至攻击中国政治制度;参议员卢比奥污蔑中国没有披露新冠肺炎的必要信息,“将全球置于风险之中”。

央视评论员指出,这些西方政客满脑子都是排华主张,完全不顾客观事实与国际共识,正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破坏性力量,最终损害的是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人类福祉。

《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后,中美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停滞,也给美国造成巨大损失。文章指出,世界越来越拥挤,新型传染病必会再现,中美需要在科学、卫生领域加强合作。

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理应成为强化国际合作的契机,而不能异化成“政治闹剧”。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谢锋近日指出,我们既要防控新冠病毒,也要警惕和遏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病毒”,不尊重科学、过度反应的“恐慌病毒”,将疾病与特定地域、国家、族群画等号的“歧视病毒”,以及更危险的意识形态偏见、冷战思维、诋毁抹黑别国的“政治病毒”。

此外,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陆建非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也指出,在中国疫情发展的过程中,国外民众有一些误解和歧视,要避免和消除这种误解和歧视,我们在国际间的信息互通与紧密合作中,除了在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信息,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

陆建非注意到,对外交流中有些英语表达不够精准。比如对于“隔离”这个词,他认为最糟糕的是使用segregate,含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使用isolation和quarantine会更精准,分别表示需要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和技术的“隔离”和非正式的“自我隔离”。还有“逆行者”一词英译时绝对不能“硬译”,他曾看到“retrograder”“contrarian(也可作形容词)”的译例,甚至生造出“backwalker”这个词,这些英语单词多多少少都含有“倒行、倒退、退化、反常、逆向思维、违背常理或民意”的意思。在他看来,通过不是严格对应切换中文的“意译”来翻译“逆行者”,更能“达意”。

他还指出,不少外媒对于“新冠病毒”的英译过于草率,使用了”China/Chinese virus/Wuhan virus”这样的字眼,带有严重的偏见和歧视,现在独立于世卫组织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冠肺炎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V-2,世卫组织也将由其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将有助于各国公众准确了解该病毒及所引发的疾病,也可消除各国研究人员在对病毒研究中由于名称不同带来的混乱。

陆建非表示,任何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家和种族之间的问题,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有意识地避免“科盲”引发的心理恐慌,甚至激发文化冲撞。疫情当头,“地球村”需要的是集体智慧、共同行动。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