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公益应该“赚钱”
第93版:专栏/假装专家 2020-03-09

公益应该“赚钱”

沈彬

沈 彬专栏作家

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Columnist

专职从事公益工作,能不能拿钱?问题很敏感,其实也到了绕不过去的时候了。

2月28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公布了1月份的理事会视频,马云碰了公益界工资偏低的“敏感”话题:很多基金会有个大的问题,就是基金会拿别人的钱,但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偏低,他们觉得反正是公益,别人的钱才要花得更加小心。我们应该让工作人员更加专业,而专业人需要专业投入。

马云是在自家的“开门会”上这么说的,其实也是针对中国方兴未艾的公益行业的现实说的,他甚至对员工定下新的KPI(关键绩效考核),“未来几年我们希望,在公益人才的培养上,打造中国公益的黄埔军校”。

其实,只有专业的人,才能把钱花到专业的地方去。

在这次抗疫的全民作战中,众多的公益组织“挺身入局”,他们在募集资金、运输物资、排查人员、安抚患者、救助滞留人员,以及组织创作文艺作品等方方面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数的公益人,成为这场抗疫大战中的“美丽逆行者”,公益力量对政府的防疫措施形成了有效、有益、灵活多样的补充。

但是,中国公益事业的很多基础性问题,还是没有达成充分的社会共识,比如,公益组织专业化、公益工作职业化。这让中国公益事业的根基宛如建在危险的河道里,一遇大事件就危机连连。

之前,个别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公益基金会,因为在财务报表中列支了员工的工资福利费用,就引发不少网友的质疑。为什么做公益的还可以“赚钱”?为什么我们捐的钱,要成为他们的工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贾西津副教授就说:要让公众接受,公益不是没有成本的,成本包含:正常的薪酬、公益组织的行政成本,零成本是错的,不能一味地“讨好”公众,让成本越低越好。

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是作为官方慈善机构的“对应物”出现的,当初的草莽英雄以为把问题推出门,结果发现老问题继续出现在客厅里。草根、民间的公益组织一旦发展成熟,就要面临内部行政、专业分工、员工薪酬激励等现实问题,这是绕不开的。

当公益不再是公司组织员工到山区里送一批电脑就了事;当《慈善法》、《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意见》、《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把公益组织的工作要求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一不小心就踩雷;当公益事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从事前的调研、公益方案的策划,到事后的项目建设、验收、后期经营;当公益行业涉及财务、投资、法律以及策划、公共关系等多个专业领域知识,那么,成熟的公益事业,就需要由专业人来操盘。

公益要走得长远,公益就不能只是“业余爱好”,而是要成为一份正正当当、能够养家糊口,甚至活得体面的长久职业。

以我的感受来说,身边做公益事业的朋友,越来越像CEO,在经营着一个巨大的企业,不再是起初的那股草莽范,或者文艺青年劲头。是时间将他们打磨得光滑乃至“油腻”吗?其实,不是,因为如今要合规运作一个公益组织,其难度不下于操盘一家中型以上的公司。

中国现在也到了需要批量“公益职业经理人”的发展阶段了。公益是为了动员更多人的参与;为了更好动员、更好协调资源,这就得让专业人来做专业的事。对专业人士,就得有正常的薪酬,这才能形成正向反馈。从这一点说,中国公益界需要有自己的“黄埔军校”,形成职业共同体,这也意味着,民间公益要承受更多的监督,要拿出更透明的运作,工资也必须是阳光的,把钱赚到明处。

公益要走得长远,公益就不能只是“业余爱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