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琨若鱼(上海,教师)
有位家长偷偷向我打听,儿子在学校有没有谈恋爱?最近发觉他出门前照镜子时间长了,穿衣服也挑剔了,有次把他的球鞋放在鞋柜里,鞋面被压出褶子,居然对妈妈大发雷霆,青春期的自恋让儿子在每个可以反光的物体前驻足。家长是过来人,了解这些举止意味着什么,请我观察若有恋爱情况后要联合她去干预。
这家长自己就是在高中谈恋爱修成的正果,按逻辑分析,“过来人” 不该阻止孩子嘛。我有两种揣测:一、当妈觉得好吃的东西,当儿子问:“好吃吗?” 当妈的觉得这个东西虽好吃但没有营养,硬说不好吃,藏起来,等儿子长大了再吃,但是新鲜的东西过了保质期总归会变味。二、当妈的忘记了年少时那种滋味,像甘蔗的汁水被吮吸干后,留了满嘴渣,觉得不过如此,没什么特别好吃的。
生活中这种帮你吃的事情很多。比如,我女儿在网上买这买那,每下一个单,我都会说:“家里有!”“我以前买过”“这个东西没什么用”。女儿被网上照片、视频、文宣所感染,滋生出比文宣更美好的情感想象,如同一桶生活的色彩倾倒在十八岁的白纸上,瞬时被吸收。虽然家里也有,但不是她买的,买的动机和心情不是她的。再比如,大人看着读书郎说:“现在读书真辛苦啊!” 其实是拿自己的智商和体力来匹配那张书桌,觉得读不进书,是件痛苦的事;或者有些高知也拿自身的智商来怒斥读书郎:“这么简单都不会!”忘了自己也年轻过。
当我们拿自己的已知去和他人的未知做比较时,提供的仅仅是经验,勿需强迫他人接受。主播为了证明商品值得购买,隔着屏用力咀嚼食品,告诉大众,真的好吃。李子柒的短视频始于一粒种子,终于一桌饭菜,当她把食品送入嘴里时,没有任何声音,但前期的劳作过程已将食品的味道升华了。
如果一个小孩盯着你手里的吃食和蠕动的嘴,问你:“好吃吗?”你最好这么回答:“喏,给你尝尝”。女儿拆快递打开盒子那一瞬间,是自我判断力得以实现的时刻,好与不好,不在于商品,而在于现实与理想相差几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