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他们是清华永远的“少年”
第42版:合唱团 2021-03-22

他们是清华永远的“少年”

姜浩峰

上图: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参加《出彩中国人》演出。

下图:年轻时的刘西拉陈陈夫妇。

下图:清华毕业的刘西拉、陈陈夫妇,都曾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

上图:清华老牌学霸合唱《少年》。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已经和央视合作过九次了。“皓首少年” 们不仅歌唱,还进行创作。

主笔|姜浩峰

“18岁的时候,我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爸爸奖励我吃了一碗大肉面。”今年早些时候,在位于宝庆路3 号上海交响博物馆,赵玉贞回想起这段往事,仍感觉到自己心如少年。这一天,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在这里录制上海电视台《最美合唱团》节目。

从91 岁的程不时,到81 岁的团长刘西拉、82 岁的诸葛镇……这支平均年龄达75 岁的合唱团,校友们、团员们,三十余人的演出队伍,“皓首少年”,又聚在一起了。

比之2017 年在央视演出《我和我的祖国》来,如今的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知名度更高了。2021年2 月5 日,央视新闻抖音号上传了他们的合唱视频,“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一天之内,点赞高达1300多万。这让参加央视网络春晚的团员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回到少年之状态

少年是什么状态的呢?

即便是合唱团,是不是一定要统一指挥,统一身体语言,统一节奏歌唱呢?人们印象中的中老年合唱团一定是这样的,儿童合唱团也许也是这样的。然而,少年合唱团,就未必了——比如,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尽管这支合唱团的平均年龄年逾七旬,然而,在他们演出的已成网红的《少年》一曲中,人们分明看到了他们的少年情怀。每个人的动作似乎都个性十足,刘西拉的领唱、近80 岁的糜伟民的指挥,都让人感觉热血沸腾,激情澎拜。

“央视导演第一次给我们听《少年》的音频,希望我们演唱这首歌上网络春晚。说实话,那时候,我们感觉这首歌节奏太快,不适合老头老太演唱。” 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副秘书长、78 岁的仇国平向《新民周刊》记者解释道,“当时,我们的团长刘西拉就建议,是不是唱《同一首歌》为好。”

刘西拉1985 年从美国回到国内后,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参加过毕业生晚会,师生同唱《同一首歌》。2008 年,刘西拉和清华在沪校友中爱好音乐的朋友成立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自那时候开始,《同一首歌》就成为该团的保留曲目。

“多年来,我们坚持每周六下午在石门二路山海关路这里的现代设计集团大楼的24 楼排练。” 仇国平笑言,“当初选在这里排练,是因为当时现代设计集团的负责人是清华校友。现在,集团的负责人换了,不过仍是我们清华校友。”

团员们很喜欢现代设计集团所在的位置,无论从上海的东南西北任何方向前来,都能感觉这里交通比较方便。团里甚至还有几位家在常州、苏州昆山的朋友。每每在现代设计集团24 楼响起《同一首歌》的曲调,也包括他们的声音。对于需要坐火车赶来的他们来说,这个排练地点确实交通便捷。然而,因为2020 年开始的新冠疫情影响,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不得不暂时中断了在这里的排练。

“当央视网络春晚节目组找来的时候,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伙伴们又能聚拢在一起排练、演出,大家当然很开心。”仇国平说,“不过,要克服疫情所带来的困难。今年1月11 日赴北京之前,大家先到瑞金医院做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合格后,再赴北京录制节目,到1 月14 日回沪。”

都是清华校友,难道不回母校去看看?难道不借着录制节目的机会,在北京会会故交旧友?“因为疫情的关系,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有保障,在出发去北京之前,我们特意组织大家开会,统一决定,在京期间,除了住宿地和录制节目的摄影棚,其他地方一概不去。” 仇国平告诉记者。

在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里,78 岁的仇国平日常要协助81 岁的刘西拉团长做组织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演出、整理个人信息、订车票,事务比较繁琐。尤其不少团员有老年基础病,因此还要针对高龄团体,跟演出方谈好健康保护措施,分清三方的安全健康责任。

临赴京前,央视为大家统一买了健康安全保险。尽管买了保险,仇国平也不忘时刻提醒大家,包括提醒自己——录音棚的地下有不少电线,走路一定要当心,注意别摔跤。毕竟这支艺术团的团员们平均年龄已过古稀之年。

36 名演员,2 名工作人员,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到了北京以后,还遇到了一点儿波折。“坐高铁到北京当天,到摄影基地途中开错路,在路上堵车耽误了三个多小时,又饿又疲劳,每个人吃了一碗十块钱的兰州拉面,大家都吃得很香。”仇国平向记者说道。

这一次,《少年》,确实激发出一种豪情——合唱团团员们的豪情,回到一种少年之状态一般;各个平台上的观众的豪情,似乎无论什么年龄层的人,都能与“皓首少年”们同歌共舞……

从2017 年央视《出彩中国人》节目组到上海找节目源,与央视第一次结缘合作,到这一次央视网络春晚,仇国平算了算说,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已经和央视合作过九次了。《出彩中国人》让他们一举走红。一曲《我爱你中国》由初赛到半决赛到总决赛,获得特别荣誉大奖。不仅让导演组,还包括评委蔡国庆、撒贝宁、黄豆豆们都出乎意料,更震撼了海内外的中国人。

歌唱家李谷一现场是这么评价的:“我要向你们致敬!你们大部分人都比我年长一些。你们的声音是那么和谐,感情充沛。从你们的演唱中,我能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你们自己的变化。祖国的辉煌进步,与你们每一个人都分不开。你们往昔岁月的奋斗,没有白费!”

“皓首少年” 们不仅歌唱,还进行创作。2020 年在《经典咏流传》中,他们用五种语言演唱《登鹳雀楼》,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尽显清华学霸集体的深厚底蕴与绝佳风采……

共忆少年报国时

在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录制《最美合唱团》节目时,91 岁高龄的程不时先生也到场了。一席白色西服,戴着红领带,程不时显得精神矍铄。然而,这一次,他没有加入到演出者的行列中去,此行的目的,就是看望他的学弟、学妹们。

“刘西拉团长鼓励我们,要唱到90 岁。程老年过90 了,达标‘毕业’了。” 有人如此说道。程不时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年轻的时候负责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第一架强击机强-5、国产大飞机运-10 等。作为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第一批团员,程不时称,参与合唱团,能让自己保持一种学习的劲头与志向,也是人到老年能够为社会贡献的一种力量。

诸葛镇,1956 年9 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汽车拖拉机及其发动机专业,1962 年1 月本科毕业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奖章;1966 年4 月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武汉工学院,后曾任已更名武汉理工大学的这所学校的副校长,1993 年9 月调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总公司任副总工程师。一辈子和汽车、拖拉机工业打交道的他,从70 岁开始学起了油画。如今也是清华大学校友会上海艺术团的他,还为程不时画了一张作品。画面中,程不时拉着小提琴,背景是运-10 和强-5 飞机在空中飞行。其中,强-5 拉出的彩烟如同五线谱。

程不时很喜欢这张画,原因是他确实喜欢拉小提琴,其中《我和我的祖国》是他的拿手曲目。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清华园中,尽管大多数是理工科学生,可其中不乏文艺高手。和程不时一样,1957 级土木工程系学生刘西拉也喜欢拉小提琴。后来成为他太太的陈陈则是钢琴高手。“ 我1958 年参加学生文工团,参加全国东方红大合唱,至今想起这迎接国庆10周年的往事,仍感到很亲切。” 陈陈说。

1956 年,陈陈以数理化三科满分夺得华东六省高考理科状元,考进清华大学电机系,在清华就读期间,陈陈成为清华大学学生乐队成员。在取得清华大学的毕业证书之外,还通过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两年学习,获得钢琴二专业学士学位。而她的钢琴底子,是6 岁时在上海中西附小学习期间开始打下的,到之后进了中西女中( 现上海市三女中),便是进了钢琴家的摇篮,那里的李明贞老师是留美的钢琴专业硕士。在女中学习期间,陈陈在上海中学生课余艺术团里逐渐成为小有名气的钢琴手。

自清华毕业后,陈陈和刘西拉共赴西部“三线建设”。每周唯一的休息日,刘西拉都会去探望自己的爱人。在成都的刘西拉和在德阳的陈陈当时相隔71 公里,坐绿皮火车也要一个多小时,骑自行车要三个半小时。那期间,他们曾搞到一台旧钢琴。趁着陈陈出差的时候,刘西拉将钢琴拉回家里,连夜修好破损的琴键。等陈陈从外地回来,见到钢琴时,惊喜得像个十几岁的孩子。

1980 年,经选拔,刘西拉成为改革开放后一机部首批公派留美访问学者,后在普渡大学攻读研究生,获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于1985 年回国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

在上海,清华校友之间本有联系。2004 年9 月,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当时还在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工作的仇国平记得,那年清华校友组成的艺友合唱团专门来上海演出,其中大多数演出者是当年清华园里的文艺明星。这引起了仇国平的遐思。当初在清华园中的那些舞蹈队、弦乐队、钢琴队、手风琴队、文艺社,种种景象,又浮现在他的脑海。

当初少年报国,毕业后天各一方。如今回到故乡,能否重拾往事?2007 年5 月,趁清华上海校友会举办年会的机会,由刘西拉、陈陈、任丽翰、项祖荃四位校友联名发起,仇国平起草的《关于申请成立上海校友会文艺社团联谊会的报告》,正式递交清华上海校友会。联谊会以合唱为主,配合朗诵、曲艺、器乐。

2008 年11 月1 日,联谊会获上海校友会批准,2010 年改名为“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任丽翰回忆,1966 年自清华毕业时,她没有选择回到家乡上海,而是主动去支援贵州三线建设。

曾经在学校负责学生演出舞美的1968 级水利系学生吴毓鸣分配去了云南,相继参与建设了云南3 个水电站,包括被誉为中国水电基础建设对外开放的“窗口” 电站——鲁布革水电站。他们和刘西拉、陈陈夫妇一样,都曾经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包括从东北回沪的平涌泉、赵玉贞夫妇。当年,在清华校园里,因为爱唱歌,赵玉贞认识了同年级的小提琴手平涌泉。一直到毕业前夕,一位同学给他俩牵了线。毕业后,他们奔赴东北某水电站支持建设。不幸的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怀孕7 个月的赵玉贞不慎跌倒,他们失去了第一个孩子。为了缓解妻子的悲伤,平涌泉托人买了一本书《革命歌曲一百首》,赵玉贞就天天唱,把里面的每一首歌都学会了。那时,唱歌真的解决了情绪问题,帮她走出了阴影。

退休后,为了提高歌唱水平,赵玉贞一直在老年大学学习声乐,至今已经超过12 年。而比起老年大学来,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带给赵玉贞和她的伙伴们的,更多的是老来的一份少年情怀。18 岁时的回忆,青春、美,永远……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