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穿越一场,当代文青选择风·雅·宋
第39版:封面报道 2021-12-13

穿越一场,当代文青选择风·雅·宋

何映宇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

《营造法式》配图。

电视剧《清平乐》展现的北宋东京梦华。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记者|何映宇

如果你穿越回去,你会选择哪个朝代?很多人会说:是宋朝。

纵观中华历史的历朝历代,宋朝绝对属于“风雅担当”的那一类。吴自牧《梦粱录》云:“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宋朝,是当代文青(宋粉)的心头好,是他们穿越的第一选择。

宋朝的衣食住行

生活在宋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的《东京梦华录》对宋朝时期的日常生活多有记述。这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长驱中原、直捣汴京,掳掠徽、钦二帝及太妃、太子、宗室三千人,辇毂繁华、壮丽辉煌的宋都顷刻间烟消灰灭,宗庙毁废,北宋灭亡。大批臣民逃命南方,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的心幕上时时闪动着汴梁的富华景象,依依不尽地频频回首那餍足人心的生活。孟元老怀着对往昔的无限眷念和对现实的无限伤感,撰写了《东京梦华录》一书,书首冠以序文,追述了当年的繁胜:

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你要在宋朝生活,首先就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宋朝的服装样式大体还是承袭了唐朝的服饰特点。宋朝官员的衣服和唐朝时期的非常像:交领或是圆领,长度过膝,腰间有束带,头戴方桶形的“东坡巾”。而普通人常穿直裰的对襟长衫,就像我们在电视剧《水浒传》中所看到的那样。这衣服本来是和尚、道士穿的,但后来也很受士大夫们的喜爱。

宋朝人对饮食也颇为讲究。在汴京,凡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追求的是洁净,“食味和羹,不敢草草”,追求的是精细。在临安也是这样,“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盒器皿新洁精巧,以炫耀人耳目”,效仿了汴京气象。及因宋高宗南渡后,常常宣唤到集市上购买美食,所以在临安集市上做买卖的,谁都不敢苟简,食味亦不敢草率。

两宋的饮食之风,皆细而精,日常而幽美,空前的发达。《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条不完全的统计,就有:乳炊羊、羊闹厅、羊角腰子、鹅鸭排蒸荔枝腰子、还元腰子、烧臆子,莲花鸭签、酒炙肚胘,入炉羊头签、鸡签、盘兔、炒兔、葱泼兔、假野狐、金丝肚羹、石肚羹、假炙獐、煎鹌子、生炒肺、炒蛤蜊、炒蟹之类不下五六十种之多。

南宋人林洪是一位美食家,他专门写了一本《山家清供》,记下不少美食及其吃法,其中火锅就赫然在目。也就是说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涮”肉了。蔬菜方面,豆芽、豆苗都是你的新选择。而且,那时候甚至出现了爆米花,只是爆米花用的是糯谷。

宋朝平民很少吃午餐,所以宋朝的饮食行业自然而然分成了三派:一派是摊贩,只卖早点。一派是食店,只卖晚餐。一派是酒楼,既卖早点,又卖晚饭,还捎带着批发黄酒。午饭有没有人经营?有,但午饭在宋朝属于“点心”,并不算正式餐饮。

住的方面,都说唐朝建筑大气庄重,其实宋朝的建筑则更加精巧华丽,注重装饰和细节。让梁思成倾尽毕生精力的《营造法式》就是宋崇宁二年的图书,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为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铺张,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祐六年,官方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祐法式》。因该书缺乏用材制度,工料太宽,不能防止工程中的各种弊端,所以北宋绍圣四年又诏李诫重新编修。李诫以他个人10余年来修建工程之丰富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终于编成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刊行全国。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孟元老记宋朝东京皇城东南界身巷的金银采帛交易时记:“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他记东京诸酒店:“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命妓歌笑,各得稳便。”

而出行方面,宋朝也很便利。从《清明上河图》中可知,宋朝的驴比马多。但在汴京,马与马车还是很日常的代步工具。《东京梦华录》云:“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意即汴京市民出行,喜欢租马代步,且租马价格亦不算贵,“不过百钱”。你看到了,宋朝时候居然已经有了“出租车”!这是不是也太超前了?

皇家、士大夫和平民的玩乐

宋代的士大夫热衷于建造私家园林,自然是受皇家的影响。

《水浒传》中有一段很著名的故事,就是青面兽杨志运送花石纲被劫,导致这位杨家将的后人走向落魄。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北宋徽宗时,“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集,用以建造皇上的后花园:艮岳。

宋崇宁四年(1105年),为了帝国最大的园林建设工程——艮岳,徽宗皇帝在苏州设置应奉局。苏州人朱勔,于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荐管领应奉局,专事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花石到手后,多经水路运河,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十船一组,称作一“纲”。

整个艮岳以南北两山为主体,两山都向东西伸展,并折而相向环拱,构成了众山环列,中间平芜的形势。北山稍稍偏东,名万岁山。其东高峰峙立,树巨石名曰飞来峰,峰棱如削,飘然有云鹤之姿,高出于城墉之上。岭下栽梅万株,山根结构绿华尊堂,梅花盛开之时自有“绿普承跌,芬芳馥郁”的境界。

只可惜,好景不长。

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官吏一伙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给东南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成为激起宋江、方腊起义的原因之一,最后毁在金兵铁蹄之下,想来如果能够保留至今,这座皇家园林的风采一定是令人流连忘返的。而花石纲遗物,有一块怪石,就留存现在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中,集所谓“瘦、透、漏、皱、丑”于一身,是留园镇园之宝。你想,就这么一块石头就这样神奇,整座艮岳得有多了得?想想就令人神往。

此外,现在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原是南宋聚景园。南宋高宗、孝宗曾在西湖景区内造御花园多处,而以聚景园最为宏丽。传说和记载中,该园是会芳、瀛春、瑶萍、寒碧等亭台轩榭楼阁组成,这里循湖岸行,铺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桥流水,更有那时时传来清脆悦耳的莺啼,这莺啼点出了静中闻声的绝好意境。又有万树柳丝倒挂轻垂,犹如一道绿色的帐幔,再加上“晴波淡淡树冥冥,乱掷金梭万缕青”的点景之作,取名“柳浪闻莺”真是十分得体了。

受皇家的影响,士大夫也钟情于此。只可惜这些士大夫的私家园林都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李清照的父亲、宋代文学家李格非写过一本《洛阳名园记》,从中还可以一窥宋代园林的风采。

在具体造园的手法上,宋代园林有很大的提高。如为了创造美好的园林意境,造园中很注意引注泉流,或为池沼,或为挂天飞瀑。临水又置以亭、榭等,注意划分景区和空间,在大范围内组织小庭院,并力求建筑的造型、大小、层次、虚实、色彩并与石态、山形、树种、水体等配合默契,融为一体。

宋代造园中已非常注意利用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植物,并注意四季的不同观赏效果。乔木以松、柏、杉、桧等为主;花果树以梅、李、桃、杏等为主;花卉以牡丹、山茶、琼花、茉莉等为主。临水植柳,水面植荷蕖,竹林密丛等植物配置,不仅起绿化的作用,更多的是注意观赏和造园的艺术效果。

园林造价高昂,非普通百姓能够承受。对于平民来说,他们的娱乐方式就要简单得多。

为满足市民夜生活的延长,商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商业利益,原先坊市制下长期实行的“夜禁”也自然而然宣布取消,开封城里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各种店铺的夜市直至三更方尽,五更又重新开张;如果热闹去处,更是通晓不绝;而有的茶房每天五更点灯开张,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天亮则散,谓之鬼市。

在《东京梦华录》中,孟元老用大量的笔墨,记录了当时东京民间和宫廷的“百艺”,并辟《京瓦伎艺》一目,详述了勾栏诸棚的盛况及各艺人的专长。该书对宫廷教坊、军籍、男女乐工、骑手、球队也作了描绘,特别是春日宫廷女子马球队在宝津楼下的献艺,还有火药应用于“神鬼”、“哑杂剧”中增加效果等。

也就是在这时候,说书大盛。

《水浒传》中有一段故事,正值元宵,东京年例,大张灯火庆赏。燕青和李逵打算乘此天子与民同乐的佳节,潜入城内打探一番。于是燕青、李逵等人扮成客商的模样,潜入东京城看花灯,先投了桑家瓦子而来,“来到瓦子前,听得勾栏内锣响,李逵定要入去,燕青只得和他挨在人丛里,听的上面说平话,正说《三国志》,说到关云长刮骨疗毒”。李逵听得兴起,在人群中高叫道:“这个正是好男子!”众人失惊,都看着李逵,燕青慌忙拦道:“李大哥,你怎地好村!勾栏瓦舍,如何使得大惊小怪这等叫!”李逵道:“说到这里,不由人喝采!”

在一个没有电视、手机的年代,说书引发的观众热情可想而知。

宋代还发展出专门向瓦子的表演提供脚本的文人组织——书会。书会原本是民间学校,由于宋代文艺商品的繁荣,书会渐渐地参与为瓦子演出的杂剧、讲史、诸宫调等通俗文艺编写文字脚本。瓦子也会将部分演出费用分给书会。

在瓦子勾栏之中,这些表演既为市井百姓提供了娱乐生活,也让很多历史、文学故事得以流传。尤其是书会提供的文字脚本,也让很多杂剧、说书都得以保存流传。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