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这些选手凭什么“俘获”中国观众?
第53版:冬奥会宝藏 2022-02-21

这些选手凭什么“俘获”中国观众?

应琛

瓦利耶娃 2006年出生,在滑行与跳跃上都没有短板,被称为“全能的六边形战士”。

特鲁索娃 2004年出生,独门绝技“螃蟹步”在花滑界无人能敌。

谢尔巴科娃 2004年出生,2021世锦赛女单冠军,拥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米尔扎·尼古拉耶夫 2001年出生,波黑最优秀的雪橇选手。

珍妮丝·斯皮泰里1992年出生,马耳他历史上第一个冬奥会选手。

上图:2022年2月13日,延庆冬奥城市文化广场,志愿者与大雪人“冰墩墩”合影。

特莎·莫德 2003年出生,美国单板滑雪女运动员。

记者|应 琛

本届北京冬奥会,堪称“神仙打架”,国外运动员中的宝藏选手多到数不过来。

本届北京冬奥会,堪称“神仙打架”,不光咱们中国运动员,国外运动员中的宝藏选手也是多到数不过来。

除了备受瞩目的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外,这些要颜有颜,要才有才的国外运动员同样不该被埋没!

俄罗斯三套娃

众所周知,俄罗斯花滑队的女孩们严重内卷,一个个都是颜值和实力的天花板。北京冬奥会,俄罗斯派出了被国人称为“俄罗斯三套娃”的三位名将。她们分别是:瓦利耶娃、谢尔巴科娃和特鲁索娃。各个身怀绝技,名响花滑界。

先来说说瓦利耶娃,绰号“K宝”。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中,不满16岁的她便首夺欧锦赛女单冠军。作为本次冬奥会花滑女单的夺冠大热门,她曾在3个月内,前后九次刷新世界纪录。自从瓦利耶娃在去年夏天成功转入成年组之后,她就展现出了碾压实力,尤其是在技术方面,不论是滑行表演还是跳跃,在瓦利耶娃身上看不到任何的短板,堪称“六边形战士”。

但2月7日,瓦利耶娃在夺得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冠军后就陷入兴奋剂风波。尽管,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14日发布裁决结果,允许瓦利耶娃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国际奥委会官网随后发布声明表示,为公平起见,决定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不举办花样滑冰团体赛颁奖仪式。如果瓦利耶娃在单人滑项目中夺得前三名,也不会举行颁奖仪式。

再来看谢尔巴科娃。作为2021世锦赛冠军,谢尔巴科娃也是年少成名,被称为“千金”。她拥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乐感与美感兼具。“千金”的招牌动作“燕式巡场”,美到让人窒息!当她在冰上展开双臂时,宛若一只遗世而独立的冰上天鹅。她也曾在赛场上展现过一秒换装的绝技。

在去年的全俄锦标赛中,谢尔巴科娃以总成绩264.10分夺得冠军,并且以此冠军完成了全俄锦标赛的三连冠霸业。

最后是特鲁索娃,绰号“莎莎”。五官绝美的她,说比洋娃娃精致也不为过。特鲁索娃是公认的“天才萝莉”,13岁时,她在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自由滑中,成为首位在正式比赛中完成两个四周跳的选手,从此一战成名。不仅如此,她还是世界上首位技术分破百的女性选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来,特鲁索娃的气场是越发凌厉,俨然从“小精灵”进化到了“冰雪女王”,每个动作飒爽流畅,仿佛整个冰场都唯我独尊。尤其是滑着酷炫无比的“螃蟹步”,蹦着难度极高的跳跃,特鲁索娃的实力不容小觑。

一个眨眼迷倒全网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波黑代表团的旗手米尔扎·尼古拉耶夫凭借帅气与一个温暖、调皮的Wink(眨眼),迅速成为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广受追捧。

而摘下口罩的尼古拉耶夫颜值依旧在线。“最帅的旗手太暖了”……网络社交媒体上,粉丝们如此赞叹,并将“米宝”的昵称送给了他。

尼古拉耶夫出生于2001年,身高1米88,是波黑最优秀的雪橇选手,备受波黑主流媒体关注。在几轮比赛中,他与第一名相差9秒多的成绩,在35位参赛选手中位列34名。

波黑人对尼古拉耶夫的表现很满意。第一轮比赛过后,波黑奥委会即在官网上表达了对他及其教练的诚挚祝贺。波黑访问量最大网站克利克斯网连日来一直追踪着他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身影。

2月7日,尼古拉耶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他用刚刚学来的中文说:“大家好,我是雪橇运动员,感谢你们的爱护与支持,我爱中国,也爱你们。”视频很快得到近6000个点赞。

“爱你。很高兴通过你知道了你和你的国家。祝你享受奥运之旅,拥有美好未来。”一条英文留言这样说。更有人用中文留言说:“好舍不得你回去。”

火遍全网的“豆包小姐姐”

几天前,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的比赛间隙,当所有人都焦急屏住呼吸等待打分的时候,最应该紧张的运动员小姐姐,却面对着镜头微微一笑。然后,她不紧不慢地从兜里摸出了半个豆包,咬了一口,并比出了两个大拇指——太好吃了!面对媒体的镜头,她笑着告诉所有人:“这是红豆包,来了之后我天天吃六个,早餐两个,中午两个,晚餐两个。”

这个小插曲,立刻让这个有着灿烂笑容的运动员小姐姐引起了无数观众的注意力。

她就是1992年出生的珍妮丝·斯皮泰里,是马耳他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冬奥会的选手,也是这一次马耳他唯一前来参赛的运动员,并在开幕式上担任了旗手。

尽管是代表马耳他出战,但斯皮泰里的出生地和居住地都在美国。母亲是花样滑冰运动员,父亲则是一位滑板运动员,从小练习花样滑冰的她直到18岁时才开始学习单板滑雪。

很多人告诉她这一切太晚了,但斯皮泰里却不这么认为。那个时候,和她一起练习的男生,一直在嘲笑她想要参加奥运会的梦想,称她做着自大无知的白日梦。

练习单板滑雪十分昂贵,作为一个非著名运动员,她起步晚、没有资源,膝盖还受过伤,几乎没有获得过系统性的训练。

但为了能够来到中国,斯皮泰里一路克服无数艰辛困苦——她的预算不多,每个季节都在重复使用着同一套装备,还不得不打一些零工来支持自己的训练。过去两年中,在美国接受训练时,她都住在房车里。为了节省900美元的季卡和每天125美元的场地使用费,她每天都要带着装备爬一英里的山,这样她就可以每周多上两次教练训练课。

最终,斯皮泰里站上了冬奥会的赛场,用实践证明“只要努力,一切都不晚”。虽然在资格赛中,她的第一跳就发生失误,仅得到7.25分。这不仅让她无缘决赛,也让这场一个人的冬奥之旅就此结束。但对于她来说,名次并不重要,能参加冬奥会,就已经是胜利。

更何况,因为爱吃豆包,斯皮泰里还收获了无数网友的喜爱。不过,面对央视镜头,她坦言,自己最爱的中国小吃还不是豆沙包,“你知道那种芝麻球吗?油炸的,外面是芝麻籽,很有嚼劲。我可以吃100个”。

被冬奥志愿者感动哭了

2月4日晚,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拍摄了不少Vlog,记录下了自己跟随美国队从张家口崇礼太子城站乘坐高铁前往北京国家体育场,以及入场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的过程。

特莎在社交媒体上配文说,“这是我生命中最疯狂的夜晚”。视频显示,特莎入场时用中文对场边志愿者大喊“你好”,一名身着粉色上衣的志愿者也随之热情招手,用英文回应“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

2月5日,特莎发布视频表示:“昨晚回来后,我躺在床上哭了,因为我一遍遍看了那段视频。”特莎说,那一刻是最可爱的时刻,那一刻也很“疯狂”,“这种感觉是我从未经历过的”。

而在随后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参加冬奥会的点点滴滴都被特莎用手机记录下来,包括冬奥村的衣食住行。例如冬奥村房间里的各种贴心黑科技设施,当然还少不了让她疯狂爱上的中国美食!

由于带着全世界网友一起沉浸式体验北京冬奥会,特莎也成为了冬奥会期间在中国最火的外国运动员之一。

2月9日,特莎参加了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这次冬奥之旅对她显然意义非凡。

2月12日,特莎启程回国前,她又哭了。她在冬奥村最后录了一段视频,直言:“回忆起来,我都想哭!”中国网友看到视频问她:“怎么了?难过吗?”特莎回复:“我不想回家!”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