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探险记》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巫新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撰稿|王 淼
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行走,尽管风餐露宿、与世隔绝成为生活的常态,但在斯坦因笔下,我们依然能够时时感受到他异样兴奋的心境。
英国考古探险家奥雷尔·斯坦因的《西域探险记》是一部考古学名著——不仅仅是因为这部书在学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作者的探险过程也足称惊心动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新版《西域探险记》,乃是斯坦因原著的精编版,其中删除了部分有关佛教艺术和艺术史的论述,对各章的名称进行了重新概括和提炼,重点突出了斯坦因探险的过程与考古发掘所得的内容,在文字上使之更加简洁流畅、通俗易懂,在情节上则更具有故事性和可读性,当然也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
20世纪初,斯坦因曾经先后四次进入中国,足迹遍及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进行考古探险,并获得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考察资料。每次进入中国,斯坦因均由帕米尔高原抵达喀什,然后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路前行,进行广泛的考古发掘和考察。这是当年唐朝高僧玄奘走过的道路,也是后来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这条路虽然充满艰难险阻,却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是古代中国从塔里木盆地进入印度的必经之路,遍布着古代的遗迹和遗址。而且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这些古代的遗迹和遗址不仅保存完好,各种文物也以原始的形态散落于原地,反映出当时的实际生活和政治状况。四次中国探险,斯坦因先后考察与发掘了尼雅、米兰、楼兰、吐鲁番等古遗迹和遗址,以众多的实物和现场拍摄的照片,最大可能地还原了东西方多元文化交融的西域历史图景。
斯坦因是一位中国通,对中国文化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流变有着相对精准的判断,他将中国正史的记载当作古代中亚历史与地理方面的指导性资料,运用于文物的发掘与考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行走,尽管风餐露宿、与世隔绝成为生活的常态,但在斯坦因笔下,我们依然能够时时感受到他异样兴奋的心境——一条沙漠中的古道,常常引起他异样的思古幽情,恍惚间好像时间跨度消失,使他一时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与古代精美绝伦的各种艺术品共处一处,往往让他忘记了空间上的距离感,这种确实的历史联系和时空感受,使他长时间处于精神亢奋的状态。
斯坦因平生最为人诟病之处,自然是他对中国古代文物——尤其是敦煌千佛洞文物的欺骗性掠夺上。对于斯坦因来说,中国清末的积弱与乱象更像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彼时的清政府既没有精力顾及这些文物,也没有能力保护这些文物,才使得他的掠夺成为可能。斯坦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他明言:“我必须小心行事,虽然眼前到处都是机会,可以轻易获取许多珍贵的文物用以研究佛教艺术,但是我尽量克制自己,开始时仅限于进行考古学考察方面的活动,以免激起民愤,酿成危机,给自己带来危险。”其处心积虑和老谋深算之处,与巧取豪夺并无两样。
应该承认,在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斯坦因的考古发掘客观上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文物保护作用,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为英国政治、军事渗透等方面服务的目的,更不能成为其肆意掠夺一个主权国家珍贵文物的理由。正像斯坦因本人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英国驻外机构的极力干预,他所有的探险计划都会落空,可见在斯坦因探险的背后,其实是两个帝国——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与腐朽没落的大清帝国之间的角力。而斯坦因对于中国古代文物的欺骗性掠夺,则不过是这场角力的曲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