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一桌大餐这么卖? 留学生们想去朱泾了
第44版:广域/城与事 2022-04-04

留学生们想去朱泾了

要英

要 英(上海,高校教师)

网课还是在新学期不可避免地到来了,我的留学生课堂也转到了线上。不能面对面,就担心异域间的文化认知交流会打折扣。有没有不需要太多的教师在线课堂讲解,就让异国青年热烈而自然地投入讨论的内容呢?我想到了朱泾农民画。

在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之前,朱泾古镇担当了250多年的县城功能并以文教底蕴深厚著称。73年前,人民解放军就是在占领朱泾之后宣告了金山的解放。农民分得了土地,开始识字、科普和享受各类文化福利。县文化馆则在传统佳节里不断举办活动,农闲时候开办文化培训班,农民画就逐渐形成风气。

我初识朱泾农民画,就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当时我所在的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提出要全面推介上海新文化,题材不能局限在弄堂、外滩和高楼。我熟悉的文汇报原总编辑吴振标先生曾说:农民画线条直、色彩浓、存托喜庆、极少有留白。我想,农民爱惜土地与报人爱惜版面异曲同工。

网课上,我上传了多幅朱泾农民画。不少留学生对画家王阿妮的作品极为欣赏。果然艺术能超越时空。王阿妮出身当地农民画世家。她自己则毕业于上海大学,是少有的接受过科班训练的金山农民画传人。世博会使她的作品从上海走向了国际,其中一幅题为《代代红》。虎年春分,尼日利亚留学生吕燕妮对《代代红》的评价是:“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以中国红为底色。画面最上方的三棵大树,描绘出这正是丰收的时节,即农民喜庆舞狮、放鞭炮庆祝的热闹场景。再仔细品味这幅画,就能看到中国江南特有的油纸伞,远处的花轿、锣鼓。画中人物生活元素齐全,体现了朱泾农民画风采和朴素的幸福向往。”

塞尔维亚留学生赵丽对丰收的农民画主题,也是印象深刻。

她告诉我:农民心中最看重的就是丰年和风调雨顺。在东欧的油画中,丰收题材往往也是古典作品中的主旋律,如收割小麦、麦田下的夕阳和田埂上的葡萄架。所以,艺术是相通的,农民都是心连心的。更多的留学生,则表示疫情后就要去朱泾古镇实地采风。因为大家都通过农民画,知道了江南农谚——“狮子舞绣球,好事在后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