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中国水下考古重大成果概览
第62版:文化 2022-04-04

中国水下考古重大成果概览

吴雪/Anne

2015年底暴露的沉船基本轮廓及各船舱货物。

2019年船货清理完成再后期处理去掉支护沉箱和船体的钢梁、钢管后的正摄影像。

淳熙元宝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碟。

五彩盖罐

水下的紫砂壶

瓷器青花牡丹纹“福” 款盖盒。

方形舷窗

致远舰模型

整理 | 吴 雪 Anne 制图| 刘绮黎

30多年间,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至今,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少非常重要的水下考古发掘成果,可谓是“水底两万里,神州有遗珍”。

01.

南海I号

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见证者

地理坐标:广东省台山市、阳江市交界海域

沉船时代:南宋

发现时间:1987年

中国海域目前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沉船。从1987年发现古船,到2007年整体打捞,2014年全面发掘保护,再到2019年底船舱内文物挖掘完毕。“南海I号”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水下考古工作历时30年,沉船中出水文物精品达18万余件。

02.

三道岗元代沉船

中国首例独立完成的水下考古项目

地理坐标: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三道岗海域

沉船时代:元代

发现时间:1991年

这是一艘满载元代磁州窑瓷器和铁器的商船,长约21米、宽约7米,船体由于海流冲刷和海洋生物的吞噬已荡然无存,仅保留了一些船板残片。经测定,年代为距今740年±80年,断定三道岗沉船的年代为元代。

1992—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了水下考古队,对沉船遗址实施了6个年度的较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

03.

华光礁I号

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次远海作业

地理坐标: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永乐群岛华光礁礁盘内侧

沉船时代:南宋

发现时间:1996年

1996年由渔民发现,1997年曾遭到非法盗掘,沉船遗址破坏严重,1998—1999年做过一次初步调查和试掘。

2007年和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对该沉船遗址进行了全面揭露的大规模考古发掘,编号测绘及鉴定保护。

“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遗物近万件,年代属南宋时期。后考古发掘出一件刻有楷书“壬午载潘三郎造” 字样的青白釉碗,推断该船应是南宋中期左右。

04.

南澳I号填补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明代沉船遗址的空白

地理坐标:广东省汕头市

南澳海域沉船时代:明代

发现时间:2007年

2010-2012年,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合作,连续三年对沉船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和保护。

沉船出水各类文物约3万件。从出水瓷器的形制、釉色、纹饰、工艺等看,这些瓷器主要来自两个窑系,以漳州窑为主,部分来自景德镇窑,推断年代为明嘉靖时期前后,再结合沉船考古的特点,其年代应为明万历时期。

05.

小白礁I号

中国考古学界最高质量获奖项目

地理坐标:浙江省舟山市象山县小白礁海域

沉船时代:清代

发现时间:2008年

这一艘满载着瓷器和梅园石从宁波港始发的木质商贸运输船,下沉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埋藏在约24米的幽深海底。

出水船载文物共计1060余件,沉船出水船体构件的木材主要产自东南亚一带。因其先进理念、科学方法、超前保护意识和多重安全保障等被誉为“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创新之作”。

06.

甲午沉舰系列

开创了中国海域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的先河

地理坐标:丹东、大连、威海等海域

沉船时代:清代

发掘时间:2014年起

中日甲午海战是世界进入蒸汽机铁甲舰时代以后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此战对近代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无疑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时间轮回两个甲子,自2014年起,中国水下考古学家对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连续展开系列水下考古调查,在丹东、大连、威海等海域先后发现并确认了致远、经远和定远三艘北洋水师主力战舰残骸,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甲午沉舰水下考古系列调查工作是中国水下考古对研究近现代沉舰及其重大历史事件的独特贡献。此外,与甲午沉舰水下考古相关的展览活化了历史场景,成为教育警示国人的最好教材,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