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孟渐新
这部影片由香港著名影人古天乐牵头,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制作完成,耗时近10年。
如果用粗略的方式划分科幻片,主要有三种:形式科幻、内容科幻、形式内容兼而有之。上世纪影坛名作《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可谓三者皆有。21世纪涌现的如《人类之子》《阿凡达》《星际穿越》等,我认为是“内容科幻”的标杆——恢弘的气象里,导演们想探讨的,往往是人类深层的困境。而在厮杀如红海的“形式科幻”领域:动物怪兽、机器异形、天外来客……或人与之厮打、或另一波巨兽与之厮打、或者就是人穿上机甲与之缠斗——这类作品因为特效奇观,往往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这块蛋糕往往被欧美片方直接划走,徒留我辈叹喟。
暑期科幻新片《明日战记》采取了被欧美编剧教材称为“金羊毛”式的故事结构:孤胆英雄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拯救世界。可以说,如果影片诞生于好莱坞,只是一部与《洛杉矶之战》比肩的人类大战外星人的故事——甚至因为没有巨型机甲在水中的缠斗,与《环太平洋》等相比还有些差距。
然而,这部影片由香港著名影人古天乐牵头,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制作完成,耗时近10年。简介称“(影片)采用了全实景搭建大场景、纯金属打造穿戴机甲等手段”。它的意义不在于复刻了一部好莱坞科幻行货,而是带给了中国科幻影人一种信心——“我们的电影工业团队,也能做出这样品质的科幻电影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日战记》是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作为“中国第一部机甲硬科幻电影”,影片完成度颇高,不论是画面、剪辑还是音效、特效,甚至会让人恍惚以为看到某部好莱坞机甲片的华语片段,而影片里一些不经意的文戏段落,又让人感受到中国制造、香港制造的DNA。
但,作为观众难道要因为“就中国目前水准的破冰之作”,便理当欣欣然地全盘接受么?倒也未必。
事实上,影片有着许多有趣的对白机锋与概念设定。前者如“机器人工具论”,后者如这一次轮到植物变异了——虽然还是会有充当“热闹打手”角色的“食人机器虫”,但植物的设定既让人想到自然界那些真实存在的“肉食植物”,又是地球获得新生契机的设想,远好于因为误入时空隧道来到地球勘探资源必须处置而后快的大怪兽们——“化敌为友”继而“和谐共生”,与“斩草除根”继而“提高戒备”是东西方文化对于外部威胁的不同态度。背后藏着的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告诉猪八戒“杨木与檀木”,和《旧约全书·申命记》里“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区别。
可惜,这样充满东方智慧的设定在影片中一晃而过,更多的时候,一些叙事上的逻辑问题会让人困惑:莫名而来的外太空“机器虫”与“植物异形”、李升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恶人李升执意破坏行动,不惜给机器人下令消灭组员,且以消灭“植物异形”和16万人为代价,去实现继续修建天幕的执念,也颇为让人不解……
而除了这些困惑外,一个也许更为紧迫的命题也放在了香港编剧们的面前:在工业水平稳步提高的时候,故事的发展逻辑如果大部分与好莱坞逻辑趋同,那么又何谓“香港电影”,何谓“中国电影”呢?还是忍不住许一个愿:愿“平平无奇”的帅大叔古天乐在锻炼了团队后,直面这个问题,创作更好的机甲科幻电影——毕竟,中国第一部机甲科幻电影在2022年的夏天,真的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