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闵博用大思路讲中国历史
第14版:封面报道 2023-05-22
小成本办大展

闵博用大思路讲中国历史

金姬

闵行博物馆

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生活展。

“汉·无极——马王堆文物精品展”讲解。

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上海文博界脱颖而出,这座区级博物馆要变成最好的历史课堂,变成市民美育之地,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大课堂。

记者|金姬

在全上海159座博物馆中,位于七宝镇新镇路的闵行博物馆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作为一家区级博物馆,闵行博物馆因为这两年让各种文物大展成为“网红”,在全国文博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要知道,虽然闵行博物馆2003年就已创立,但目前的新馆是2019年9月才开,其间还经历了疫情三年,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上海文博界脱颖而出,怎么看都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闵行博物馆到底有什么“出圈”秘笈?

马王堆汉墓文物上海首展,为何花落闵博?

今年4月的一个周末,闵行博物馆的“90后”宣教部主任徐迪对着一群围拢过来的大人孩子们说:“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马王堆汉墓的‘主人’辛追夫人是一个妥妥的吃货。她一天的饮食有多丰富呢?兔、鹧鸪、天鹅、斑鸠甚至还有各种烤串!考古工作者在辛追夫人胃内发现了138枚半的香瓜籽,推测她去世之前应该是吃了大量的香瓜,解剖发现辛追夫人的死因是急性胆绞痛引发的冠心病。”

徐迪所讲解的,是当时在闵行博物馆举办的“汉·无极——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138件(组)精品展陈,全部来自湖南博物院的馆藏。

长沙马王堆汉墓于1972至1974年发掘,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湖南省博物院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了马王堆汉墓,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包括漆木器、彩绘陶器、铜器、帛书帛画、丝织衣物等十几个种类。

其中1号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外形完整,全身润泽,甚至手脚指纹仍清晰可见。徐迪透露,这得益于马王堆汉墓深埋无氧、密封性好的保存环境,“最上面的封土层大概有4米,下面的夯土层一直到底部有16米,但是它最精华的一部分其实是白膏泥,它的密度之高、防水性之强,经常用作瓷器。接下来还有木炭,吸水性很强,总共拉走了5000公斤”。

据悉,本次展出的文物中,有大量辛追夫人的服饰、梳妆用品、所爱食物等,对于人们了解当时文明情况提供了大量实物信息。

而一到周末,徐迪和同事们都会轮流充当讲解员。参观者在现场听到的接地气又生动有趣的讲解词,都是徐迪和同事们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而准备的内容。这也让很多参观者慕名来二刷甚至三刷,为的就是听到个性化的讲解。而徐迪的讲解版本,就是“舌尖上的马王堆”。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马王堆汉墓文物第三次走出湖南博物院,也是第一次来到上海。湖南博物院之所以选择“级别”不高、“资历”不深的闵行博物馆作为上海首站,可能是考虑到闵博在借展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从西安博物院借展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生活展”,以及从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借展的“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都是2022年的网红展览。

为了不辜负湖南博物院的信任,闵行博物馆派出了中央民族大学文博系毕业的秦梦士作为策展人,他和同事们两度前往长沙对接展览事宜,经手的资料就有好几公斤重。经过讨论,秦梦士特意采用红色喜庆的空间格调,“这些文物出自汉墓,但扑面而来的是西汉时期的灿烂文明,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观”。

在秦梦士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汉·无极——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于3月3日至5月3日在闵行博物馆展出,分为“惊世之现”“赫赫轪侯”与“安合大礼”三部分。

“惊世之现”展示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情况和墓主人身份。“赫赫轪侯”以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器物为依托,展现了西汉初期贵族在饮食、衣着、娱乐、养生等方面的真实生活。“安合大礼”展开了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剖析,以出土文物上描绘的场景为依据,表达出汉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追求,以及对宇宙、天地、生命的探索和认知。

闵行博物馆馆长刘静告诉《新民周刊》,考虑到观展体验,“汉·无极——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每日限流3000人,预约参观,甚至在节假日增开夜场,开展两个月来共接纳观众12.3万人。不仅展览是免费的,现场发放的特展手册也是免费的。刘静表示:“我们为此次特展设计推出的手册,每本有40页,成本近10元,尽量满足现场观众,但是总是不够发。为此,我们在官微推出了电子手册,不少观众就是拿着打印的手册来现场参观。”

本次展览还依托了多种多媒体技术手段,比如在第三部分的展示中设置了大型投影秀《永生之梦》。刘静透露,一场好的文物展览,打光很有讲究。在恰到好处的灯光下,文物展览如同一场演出,每一位参观者才会沉浸于其中。因此,他们在布展时特别注意灯光的效果,这也是闵博这两年的特展频频出圈的原因之一。毕竟,灯光好看了,更多参观者喜欢拍照打卡发朋友圈,引发展览的第二波传播。

一家郊区博物馆的逆袭之路

事实上,在2019年之前,闵行博物馆的存在感很低。

1992年,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合并,形成了今天的闵行区。在闵行区成立10周年之际,建立自己的博物馆被提上了日程。因此,一年后的2003年,闵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刘静回忆道,闵行博物馆的展馆,最早是位于莘庄地铁站5楼,展示面积是4200平方米,楼下则是超市。2003年对外开放时,馆内有三个展览,分别是“马桥文化展”“民族乐器展”和一个区级的“城市规划展”。当时,这几个展厅都很小,“马桥文化展”展厅面积只有500多平方米,民族乐器的展厅面积也才六七百平方米。

具体来说,“马桥文化展”的所有展品都是借自上海博物馆。因为马桥文化本就来自闵行区,区域文化放在本地区宣扬会更有历史文化意义。闵行博物馆向上海博物馆借了200多件展品,展厅展出了150多件,剩下的可以轮流更换。展览向观众展示马桥文化时期先民制作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以陶瓷为多,如原始瓷豆、云雷纹鸭形陶壶、叶脉纹陶罐等。

而“民族乐器展”,是闵行博物馆和民族乐器厂的合作。上海敦煌民乐一厂就在闵行区,为了表现乐器厂制作技艺的精湛,早年乐器厂按照画册仿制了一批老乐器。2002年,在闵行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这些乐器就拿到了闵行博物馆展示陈列。同时,乐器厂征集了一些名家使用过的乐器,再加上现有的非遗传承人制作的乐器,构成了三大板块。闵行博物馆在整理乐器的过程中发现了三把明清时代的古琴,对此进行了修复,还请名家进行了演奏。

除了三大常设展厅,闵行博物馆每年都会办特展。例如在2010年,闵行博物馆就举办了“古蜀遗珍——三星堆出土文物精品展”。但当时市民打卡博物馆的兴致还不像现在那么高涨,更别说建在地铁站的小博物馆了。因此,那些年的闵行博物馆虽然借来了不少文物精品,但是名气并不响亮。

2012年,在新闵行区建区20周年之际,闵行区政府决定给闵行博物馆建一个新馆。刘静说:“最早的选址是在春申路附近,即现在的闵行图书馆的位置。后来,也有过把群艺馆和博物馆放在一起的想法。最后,政府决定做一个闵行文化公园,并安置一些文化元素,提高整体的环境,所以就把闵行博物馆的选址选在目前所在地。现在的位置很好,闵行博物馆与旁边的海派艺术馆及宝龙美术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三个大型场馆,相互沟通、相互补充。”

由于种种原因,位于七宝镇新镇路的闵行博物馆新馆在2012年12月打下第一根桩之后,因为建筑设计和施工遇到一些问题,直到2016年才启动筹备工作,而新馆对外正式开放则是在2019年。

正是因为“千呼万唤始出来”,七年精心打磨的闵行博物馆新馆在开馆之际被寄予了厚望——这里被打造成闵行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闵行文化的高地。

新馆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共三层。除了三个常设展厅,如何办好每年的特展,则成了新馆最重要的任务。

作为一家区级博物馆,一开始去向外面借展品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底气不足。“借展经费只是一方面,对方还要看你的影响力,就是我把展品放到你这里,会产生怎样的展览效果。”刘静坦言,作为文博界的“新人”,闵行博物馆在一开始借展时没有什么优势。

2019年开馆后的第一个特展是“奥地利银器展”,第二个是“丝路启航——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2020年的特展则是来自杭州的“精品玉石器”展。

不幸的是,三年疫情彻底打乱了博物馆的工作节奏。虽然博物馆是免费参观,但是出于防疫要求考虑,每天限流,势必造成参观人数的减少。而有时为了防疫要求而临时闭馆,又减少了展品和观众见面的时间。

2022年让闵行博物馆首次出圈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生活展”,本来展期是2022年4—6月。刘静透露:“我们布展到一半,谁知就开始遭遇封控,一等就是两个月。借给我们展品的西安博物院很同情我们的遭遇,本来三个月租借展品到期之后要给到下一站的宁波博物馆。我们就和他们商量,最终西安博物院同意免费延长一个月的展期,宁波博物馆答应推迟一个月办展,我们就争取到了一个月。等到6月复工复产的时候,当时还不能完全自由流动,我就把工人接到博物馆内闭环管理。”

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乐居长安——唐都长安生活展”于2022年7月1日至7月24日在闵行博物馆开幕。当时,130余套展品巧妙引用“百千家似围棋局”“月照长安万户人”“罗衫叶叶绣重重”“齐纨鲁缟车班班”“八珍玉食在长安”“春风细雨走马去”“千歌万舞不可数”等诗句,串联起盛唐长安的生活百态。展览中,既有建筑布局、交通出行、娱乐文化,又有罗衫玉带、日常用具、珍馐佳肴,成功地在繁华国际大都市上海营造出了“长安古意”。

因为疫情,每天只开放1000个参观名额,最终也有2万人到现场参观。“我看到很多人戴着口罩、穿着唐装汉服来打卡,帮我们朋友圈做了一次宣传。”刘静感慨道。

有了“乐居长安”的成功经验,闵行博物馆一鼓作气。2022年9月26日至12月18日,“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又成了“网红”——清代圆明园铜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及圆明园管理处所藏铜马首(复制件)以及神面卣、遂公盨、倗季凤鸟尊、立兔形典尊、昌邑食官鼎等42件海外回流青铜器,在闵行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清代圆明园铜兽首的匠造、流散、归国历程,为观众展现中华民族历经的苦难、抗争、探索及伟大复兴。

除了五大兽首齐聚是亮点之外,此次展览还采用实景搭建、环幕投放、动态投影等场景化设置和多媒体技术,让观众见证西洋楼海晏堂的数字重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展览占据2022年国庆版“中博热搜榜”——全国“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排名第二。闵行博物馆也首次上榜全国百强博物馆。在不到三个月的展期内,共有11.3万人前来参观。

不难看出,闵行博物馆正在形成自己的办展思路——沿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脉络策展,将自带流量、中国顶级的文化题材做一遍,用自成系列的重磅大展把中国历史串起来。对此,闵行区文旅局局长杨继桢总结道:“用小成本办大展。让每一个展览,都成为给观众讲中国故事的‘大师’。我们要继续办‘性价比’高、老百姓喜爱的展览,去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

据刘静透露,闵行博物馆的下一个特展是6月开幕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展。“我们准备每两年办一个少数民族相关的文物特展,和每年的汉族文物特展交相辉映。”毕竟,做“网红”并非闵行博物馆的终极目标。刘静希望这座区级博物馆变成最好的历史课堂,变成市民美育之地,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大课堂。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