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嘉博鼓荡涌动般的生趣
第23版:封面报道 2023-05-22
两公里文博旅游群落

嘉博鼓荡涌动般的生趣

吴雪

坐落于博乐路与秋霞圃之间的嘉定博物馆。摄影/吴雪

商癸巳贞兽骨卜辞残片。

嘉博《疁城印迹》展厅门口十二生肖甲骨文集章处。摄影/吴雪

嘉定孔庙大成殿,即将于5月22日闭馆修缮。摄影/吴雪

嘉定博物馆是一座博物馆,又不只是一座博物馆,其下辖的两公里内的嘉定孔庙、法华塔院、竹刻博物馆,与嘉定博物馆、毗邻的秋霞圃一起相得益彰,形成了颇有趣味与风景的文博旅游群落。

记者|吴雪

26772人次,这是五一期间,嘉定博物馆接待游客的统计数字。

嘉博在年轻人群中声誉日隆。博主“猫饭”在小红书上打卡《嘉定一日博物游》,晒出的线状笔记本的牛皮纸上,盖了12个生肖甲骨文章,这与临展的1枚集章不同。循着集章爱好者的“种草”攻略,上海师范大学大二学生李华(化名),来嘉博沉浸式观展,作为书法小篆的发烧友,她翻出手机相册里的甲骨文“舞”字,不由得感叹道:“太美了。”

4月30日问世的嘉博特展“甲骨文记忆”,持续加持游客人数。该展览以甲骨的发现为起点,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部分内容,深入浅出地探寻甲骨文的刻写方法、重要价值等,揭开其作为占卜之物的神秘面纱,还原甲骨文中所记录的殷商王朝面貌。

嘉定博物馆不只是一座博物馆,两公里的文博群落值得一观。你可以打开这封刻满甲骨文的远古来信,与古人对话;也可以穿越回“疁城印迹”展里的“乔永兴绸布庄”买上一匹布,看一看当时的繁荣商业;还可以到孔庙祈福“科举高中”、竹刻博物馆品味雕刻技法、秋霞圃一睹桃花潭水……

甲骨文里的社会百态

“甲骨文记忆”的展览设在博物馆B1层,展馆不大,却展出了108件/组,其中包括50件甲骨原件。该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嘉定博物馆共同主办,带领观众多方位品读一封封远古的“书信”。

5月12日13:00,讲解员郭一珏开始第二场公益讲解,通过她的讲解,队伍中一位年轻妈妈于萌(化名)了解了甲骨文的历史源头:“甲骨最早是作为一味药材进入人们的视线,当时又被称为龙骨。在我国古代的中医药学著作中,如《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对其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清朝时,河南安阳的剃头匠李成染上脓疮后,就是将捡来的甲骨碾碎涂抹患处,才得以治愈的。之后李成把龙骨收集起来,以六文钱一斤廉价卖到中药铺去。据统计,目前存世甲骨有约15万片,而有多少甲骨化为粉末则无法估量。

直到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拿着从中药铺买来的“龙骨”反复揣摩,发现上面的一些奇异刻划与青铜器上的金文有些相似。至此,甲骨文沉寂了3000年,重现于世人眼前。经考证,甲骨出土地安阳小屯村为殷墟,即商代晚期都城。甲骨属殷商王朝的遗物。他的研究成果,直接导致后来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

郭一珏告诉《新民周刊》,安阳小屯优越的自然环境,正是3000年前盘庚迁殷至商亡“更不徙都”的重要原因。殷人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繁衍、生生不息。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甲骨文中有许多象形文字,根据字形能大体猜出所象何物,还可以看出商朝在农业、交通、建筑、医学、艺术等方面的社会百态。

古人在书写无形可象的抽象事物或概念的甲骨文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原则。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归纳的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汉字构造法则,与“象形”合称“六书”,“六书”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一位不熟识中文的俄罗斯人来观展,在甲骨文中,竟能一眼识读出两三个汉字。而在甲骨文“十二生肖”前,从市区赶来观展的游客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属相,“这个字上半部分和羊角特别像,很有辨识度”。

讲解结束,于萌意犹未尽,在鲜活的甲骨文中,那个时代的动人故事,犹如长长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临走时,于萌询问起周末讲解时间表,计划下周末带孩子来听一听。

嘉定博物馆副馆长诸雯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各大博物馆挺“卷”的,既要考虑到科普功能,又要兼顾青少年的“趣味”,“甲骨文记忆”在布展上花了巧思。譬如,展馆门口的“百家姓”宫格墙,乍看,这面墙只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百家姓的现代汉字,当你用手轻轻转动小宫格,180度的背面,一个个象形文字跃然眼前。

记者从嘉定博物馆了解到,“甲骨文记忆”巡展在嘉定展出期间,嘉定博物馆结合不同年龄层的看展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不断深化看展体验。五一期间,15组亲子家庭,手作了甲骨文火烧书法纸扇,以指为剪,撕出甲骨文残片;以香为笔,熏染纸片,通过模拟“锦灰堆”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完成制作。

5月3日,嘉博学堂讲座又特别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玉斌老师,作了主题为“甲骨寻亲记——殷墟甲骨缀合的故事”讲座。此外,嘉定博物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甲骨文有说头”和“猜猜我是谁”两个专题栏目,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对甲骨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

据悉,本次“甲骨文记忆”嘉定巡展将持续到2023年7月30日。

孔庙闭馆前“讨口彩”

嘉定博物馆的位置比较特别,坐落于博乐路与秋霞圃之间,西侧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东侧是曲径通幽的古典园林。从空中俯瞰,她如同一面窄长的照壁,分辟闹与静、今与古,而无论是今人的欢笑还是历史的跫音,都交汇于此间,成为最珍贵的收藏。

嘉定博物馆前身是嘉定县博物馆,1959年正式成立,初建成时馆址设在嘉定县南大街秦家花园内。1961年,县博物馆迁入整修后的嘉定孔庙内。1963年,嘉定县博物馆正式对外售票开放。后和文化馆、图书馆合称为嘉定县文化三馆。80年代初,文化馆和图书馆相继迁出孔庙。

嘉定县博物馆刚建成时,馆藏文物稀少,在上海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调拨了一批陶器、青铜、书画等文物藏品。2011年,位于秋霞圃西,规模宏大,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嘉定博物馆新馆施工完毕。2013年6月,嘉定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基本陈列包括嘉定历史陈列、馆藏文物陈列,以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嘉定八百年的沧桑变迁。

馆内常设“疁城印迹——嘉定历史陈列”“练川集萃——馆藏文物陈列”两个陈列。在“疁城印迹”展厅,讲述了嘉定古称“疁城”,古时有“十田九稻”粮食基地之美称;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除了本地,还远销浙江、安徽、山东、辽宁等地。

明嘉靖年间,归有光至嘉定安亭讲学。唐时升、娄坚、程嘉燧与李流芳,深受归有光学术思想的影响,在文学艺术上成就卓著,成为当时江南重要的文学团体之一,史称“嘉定四先生”。一直以来,嘉定博物馆的“科举文物陈列”广受国内外观众的关注与好评。

诸雯表示,基于上海中国科技博物馆陈列的基础上,今年嘉定博物馆做了两个巡展项目,一个是一代儒宗——钱大昕纪念展。

另一个是常设巡展“金榜题名——中国科举文化展”,将在5月18日博物馆日,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展,一直持续到6月25日。嘉定博物馆陈列宣教部主任袁晔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这一巡展将展出90件相关科举文物,运用文物、图片、单元叙述的布展方式,系统形象地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影响。“临近考试季,举办这一展览是为贵州学子们送上祝福,可借‘金榜题名’的口彩助力考生获得理想成绩。

袁晔珺还透露,因嘉定孔庙即将于5月22日闭馆修缮,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也已于5月13日拆除完毕。为了填补孔庙闭馆带来的欠缺,“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云展览将及时上线,未来也是对嘉定孔庙科举展览的辅助和延伸。云展览的上线,将打破时空限制,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展览。

除此之外,记者还获悉,在嘉定孔庙闭馆期间,考虑到五六月份家长祈福金榜题名的需求,嘉定博物馆主办的考试季文化创意市集,将在闭馆前两天在孔庙前街举行。届时,嘉定博物馆作为主办方,在招募的12个摊位上,设计了集福卡集章换文创活动,还有汉服体验、糖画苏绣等非遗体验,让学子暂且忘却书山坎坷,在乐趣中,汲取古代“学宫”八百年来的文气与好运。

两公里文博群落

嘉定博物馆副馆长诸雯告诉《新民周刊》,嘉定博物馆是一座博物馆,又不只是一座博物馆,其下辖的两公里内的嘉定孔庙、法华塔院、竹刻博物馆,与嘉定博物馆、毗邻的秋霞圃一起相得益彰,形成了颇有趣味与风景的文博旅游群落。

秋霞圃院子精巧古朴,居上海五大园林之列,上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悠悠五百年历史,令其在魔都园林“朋友圈”内稳妥冠上“最古老园林”之名。“现代中国园林之父”陈从周先生曾在其《嘉定秋霞圃和海宁安澜园》中浓墨重彩地加以介绍,并于上世纪80年代在古园百废待兴之时,指导对其进行修复,足见陈先生对秋霞圃的喜爱之情。

明末清初,“一河两岸”式布局已悄然登场,并在秋霞圃园中得到了饱满释放。研究古典园林数十载的朱宇晖,最为推崇的莫过于“龚氏园”的桃花潭区域。一汪狭长的桃花潭水,积土掇石而成的厚重南山苍然横卧一侧。山内部的平缓山谷中,两侧高林之下,有一条曲径横卧纵贯,在当年陈从周先生看来,此乃一处大手笔,在江南私家园林中甚为少见。

古人造园,讲究“看与被看”的对话关系,当游人择南山脚下的曲岸平桥缓步前行时,仿佛凌波涉水。朱宇晖说,这里的池岸“横向用石,入土很深,布形略拙,却饱含着潭水拍岸,鼓荡涌动般的生趣”。

嘉定竹刻博物馆也是嘉定博物馆的下属机构,选址于嘉定镇南大街321号嘉定别墅内,与嘉定孔庙在同一条街上,与法华塔更是近在咫尺。这里是州桥历史风貌保护区,历来是老城区最热闹的地方。旧时,嘉定竹人和众多的竹刻店都集中于这一带,竹人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也都在老城区内。

2007年年底,经有关方面精心策划和布展,嘉定竹刻博物馆正式开馆。展馆面积不大,却为嘉定竹刻艺术的弘扬传承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馆内收藏和展示的明代嘉定竹刻中,有已故嘉定工商实业家胡厥文的胞弟胡叔常捐献的无款透雕五老观松图笔筒和无款圆雕煮雪山石杯,2件精品均系晚明作品,构图巧妙,风格简洁明快,为典型的嘉定派竹刻。

嘉定竹刻创始于明代中叶,创始人是朱松龄,之后他们子传父业,经过祖孙三代的不断努力打造,使得嘉定竹刻的技法日臻完善,明清两代深受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的青睐。清末开始,竹刻产品渐趋滞销,及至解放初期,偌大的嘉定县城竟找不出一位竹刻艺人。

四十余年来,国家级非遗项目嘉定竹刻代表性传承人王威,几乎凭一己之力,促成了嘉定竹刻在当代的复苏。“在苏州博物馆库房,第一次见到前辈竹人的作品,很震撼,每件作品都留下红润的包浆,嘉定竹刻的技法可分为透雕、浮雕,薄地阳文、阴刻、圆雕……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做不出来。”

1988年王威调到嘉定博物馆工作,博物馆成立了竹刻工艺部,专门从事嘉定竹刻的研究跟创作。2006年,“嘉定竹刻”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保护和传承更受重视,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嘉定竹刻协会,嘉定竹刻博物馆正是在此基础上筹建而成。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