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诊疗革新,一切为了患者
第21版:封面报道 2024-10-21

诊疗革新,一切为了患者

周洁

近年来,市一医院聚焦微创化、精准化发展方向,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手术。

2019年,市一医院完成全国首例AI人眼追踪技术4K超高清裸眼3D腹腔镜手术。

2024年,市一医院在全市首创糖尿病眼病融合病房。

遇到治疗中的难题,千方百计寻找解决之道——这种精神仿佛刻在市一人的DNA里。

记者|周洁

医疗服务是医院的根基所在,实力所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历年发展,如今已经是一家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医院坚持“优势叠加、需求错位”的学科布局原则,重点打造“5+5+1”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即5个品牌临床医学中心——眼科中心、泌尿中心、普外(消化)中心、骨科中心、肿瘤中心;5个优势临床医学中心——心血管疾病中心、神经疾病中心、妇儿疾病中心、创伤中心、大血管疾病介入中心;1个拳头临床医学学科群——抗衰老医学中心。

医院现拥有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多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急救中心、医学领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研究所等。

在发展医疗技术的同时,市一医院通过资源整合、科学管理,探索“全院一张床”等全新的管理模式,使得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让更多患者有机会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

攻坚克难,不断攀登新的医学高地

遇到治疗中的难题,千方百计寻找解决之道——这种精神仿佛刻在“市一人”的DNA里。

2021年,程女士(化名)被确诊为难治型急性白血病,同时还伴有基因突变,要进一步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唯一的办法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所有干细胞移植类型中技术难度最高的,移植后的排异、感染等一系列合并症的严密监测和治疗也是重点和难点。

当时程女士已经68岁,且伴有肺动脉高压等基础性疾病,而传统观点认为,60岁以上的白血病患者不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市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宋献民教授、执行主任(南)万理萍教授带领的血液科团队并没有陷入窠臼,多学科会诊精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后,团队为程女士准备好多套应对可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取得家属同意后,血液科团队为程女士进行了半相合移植术。一年后的复查显示,回输的健康干细胞已在她骨髓中“生根发芽”,这也让她的生活真正回归正常。

事实上,自2017年为一位67岁老人完成当时上海年龄最大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以来,市一医院血液科凭借精准的移植全周期管理、科学优化的控制排异方案,已经多次打破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0岁“年龄禁区”。如今年龄因素已不再是骨髓移植的必然限制,据介绍:“常规治疗方式下的老年白血病患者生存率不甚理想,而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老年白血病患者生存率已经达到60%左右。”

为患者寻找一线生机,是每一位医者的毕生追求。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市一医院的医者们不仅关心治疗效果,更希望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重获健康。市一医院普外临床医学中心乳腺外科对乳腺癌的诊疗上,这样的追求显得尤为突出。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多年来一直是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创伤,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影响。过去十多年,乳腺癌保乳手术已经逐渐普及,但在市一医院甲乳外科,大家认为在保乳的基础上应该更进一步,手术要力争“无痕”。

2022年,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市一医院甲乳外科(北)朱丽团队完成了上海首例全乳皮下腺体切除+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术,近两年里,团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把手术创口转移到患者的腋下,不仅可以降低伤口感染率、有助于病人康复,而且十分美观,对于病人康复后回到正常生活很有帮助。”朱丽介绍。

在所有手术中,神经外科手术因为涉及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前医生要对病灶进行精确定位,手术中要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和其他重要组织。

2024年7月,西安的杨女士(化名)左眼眶出现的视神经鞘瘤,压迫视神经,导致她视物不清。肿瘤长在眼眶的最深处,手术切除难度非常大。经当地医生介绍,杨女士来到市一医院神经外科寻找希望。经过初步会诊,神经外科主任楼美清认为可以有三种治疗方案:微创经鼻入路手术、开颅手术或者微创经眼睑褶皱入路手术。

考虑到肿瘤生长位置不佳,医生建议杨女士选择经眼睑褶皱入路的手术方式。楼美清告诉记者,杨女士的病情非常罕见,他查阅了诸多文献后认为这个手术方式最适合杨女士的病情。“通过这个切口,可以到达包括眶尖部、眶上裂、前床突等多个关键解剖区域,彻底清除肿瘤;其次这个术式的切口可以隐藏在双眼皮的褶皱中,术后几乎看不到手术痕迹。”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反复发生的、严重的肠道慢性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兴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市一医院消化科IBD治疗团队采用新治疗方法——粪菌移植来治疗这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

炎症性肠病的病变会涉及其他器官系统,合并多种并发症,在诊断过程中,必须排除一些感染性、肿瘤性、血管性等疾病,需要多学科诊疗(MDT)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消化科曾悦主任医师牵头组成MDT团队,由营养科医生提供营养评估,心理科医生提供心理疏导,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医生则为疾病诊断和并发症评估提供“后勤保障”,团队共同为多年受到炎症性肠病困扰的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首创”“首例”,新技术带来新希望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市一医院多年来致力于医疗技术创新,一项项首创首例给患者减轻了痛苦,带来了希望。

市一骨科团队也是这样一支长期奋战在医学创新第一线的队伍。

早在2007年,马金忠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微创DAA髋关节置换术,通过肌肉间隙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大大降低对软组织的损伤,使患者手术后疼痛减轻,关节稳定性得到提高,造福了一批患者。但团队并没有止步于此,由于纯人工操作的微创DAA髋关节置换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和不确定性,马金忠带领团队多年来一直寻找改进方法,新方法在微创DAA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辅以沿腹股沟皮纹的比基尼切口,不仅保留了肌间隙入路的微创手术优势,皮肤切口的愈合和美观度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2023年,市一医院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通过MAKO机器人辅助,将“美容”切口,“定制化”人工关节,“拷贝级”精准置换等几个要素在同一台手术中得以实现。

在市一,这样的首创首例还有很多。

2019年,市一医院普外科裘正军教授团队完成了全国首例AI人眼追踪及4K超高清技术裸眼3D高难度腹腔镜手术。医生虽然没佩戴3D眼镜,却能看见患者腹腔内的超高清3D画面,手术效率和精准度随之提升,更符合“精准、微创,快速康复”的现代外科理念,且不增加手术患者额外经济负担。

同年,市一医院正式宣布成立“机器人手术中心”,中心联合市一医院临床研究院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发中心,以全过程、精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外科领域的疑难、复杂手术中的质量、安全与效能。

2021年,医院消化科执行主任(北)万荣教授团队为一位罹患胃食管反流病多年的患者实施了首例新一代自主创新中国制造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手术,建立起了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为核心的中重度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体系,并促进其临床推广应用。

2023年,市一医院创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林浩东、主任医师王建东团队在新型“Holosight智能可视化系统”机器人的辅助下,完成了一例复杂骨盆骨折和一例股骨颈骨折的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这也是Holosight机器人在上海的首次亮相。

据介绍,该系统结合了混合现实(MR)及高精度光学定位追踪技术,能全程监视骨盆骨折复位过程,即时构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帮助术者精准完成各类骨科微创手术。同时也能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术中出血和辐射损伤,使创伤治疗更为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实现“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现代医学理念。

完善顶层设计,医疗真正围绕病人

《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上海市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早期发现比例已上升到3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

综合性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柱。《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要“落实常见癌症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促进癌症规范化诊疗”。近些年,医疗系统不少有识之士也指出,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肿瘤中心建设势在必行。

“2022年起,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推动市级医院肿瘤综合诊治中心(COC)的建设工作,市一医院积极响应,成为首批试点医院并牵头膀胱癌、下咽癌诊疗SOP、格式文书制订以及参与制订上海肿瘤诊治规范及COC建设。”市一医院告诉记者,肿瘤的治疗和预防不是一个科室就能完成的,市一医院很早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2018年就引入了德国肿瘤综合诊治中心(CCC)的概念,即为所有肿瘤患者提供一站式规范诊疗及全流程疾病管理,“COC建设开展后,我们能够迅速以CCC为基础,探索本土化肿瘤综合诊治中心。截至目前,市一医院已经完成了23个瘤种的结构化电子病历院内上线和肿瘤综合诊治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具有市一特色的肿瘤全程化、规范化诊治模式”。

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融合服务模式,在市一医院如星星之火已经推广到其他的疾病诊治中。

2024年起,对于复杂糖尿病眼病伴血糖控制不佳且急需手术的患者,市一医院在全市首创的糖尿病眼病融合病房已经正式投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许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展到晚期,往往全身合并症多,手术难度和围手术期安全成为巨大挑战。市一医院眼科与内分泌代谢科两个科室共管共治的融合病房,承担起探索复杂疑难糖尿病眼病患者一站式诊疗新模式的重任。

记者了解到,在市一医院眼科,遵循“全科一张床”的模式,有多少需要“融合诊疗”的患者,便可提供多少张融合病床。目前平均住院天数4.5天,较以往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市一医院正全力推行“全院一张床”模式,解决看病过程中“一床难求”的痛点。“全院一张床”,即医院统筹管理院内所有床位,哪个科室有床,患者就住哪里,各科室床位成为共享资源。据介绍,新模式施行后,大大提升了医院的收治效率,现在医院的空床数可以控制在个位数。

市一医院还将疼痛管理“嵌入”诊疗全流程。2020年,市一医院制定《无痛医院建设方案》,从顶层设计入手,由麻醉科牵头在全院范围内积极开展无痛诊疗技术,推进门诊+病房全程“舒适化医疗”。“从患者入院起,我们就进行疼痛干预。通过完善周到的围术期疼痛管理,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躯体和心理、生理功能,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跨过160年历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市一医院医务处(北)处长朱丽、医务处(南)处长李群介绍,市一医院将发布“临床乐谱”白皮书,涵盖100多条针对各个科室的临床路径。医院多部门协作,才能为患者做好救治服务,这种合作就像是演奏交响乐。市一医院的这张“临床乐谱”,是医院多年来在临床医疗服务中总结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也是市一医院对提升临床服务水平的探索和思考,将进一步助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