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京”彩人艺,驻演申城
第60版:文化 2024-11-25

“京”彩人艺,驻演申城

王悦阳

北京人艺《茶馆》。摄影/董天晔

北京人艺《哗变》。摄影/叶辰亮

上图:北京人艺《正红旗下》。 摄影/叶辰亮

下图:《日出》。 摄影/董天晔

下图:《杜甫》。 摄影/叶辰亮

此次北京人艺不仅带来《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五部精品,还同时举办研讨会、展览等多种活动。这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新名团合作模式,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积极作为;彰显了艺术节平台对海内外高质量艺术内容的吸引力,以及携手优秀文艺团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使命担当。

记者|王悦阳

说起中国话剧,离不开曹禺、郭沫若、老舍,也少不了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林兆华,更不能忘怀于是之、朱琳、蓝天野、林连昆、朱旭……而这所有的名字,汇聚而成的,就是北京人艺。

1952年6月12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宣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曹禺为剧院院长,焦菊隐、欧阳山尊为副院长。郭沫若、老舍、曹禺(人称“郭老曹”)为剧本创作主力,焦菊隐成为北京人艺事实上的总导演及没有“艺术总监”头衔的实际艺术总监,相继创作演出了《龙须沟》《雷雨》《骆驼祥子》《北京人》《风雪夜归人》《虎符》《茶馆》《蔡文姬》等一大批优秀的剧目。焦菊隐将斯坦尼体系思想与中国戏曲的美学原则融汇贯通于他的导演艺术中,形成了“焦菊隐学派”。老一代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为剧院与观众留下的精神遗产和美学遗产,成为这个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的剧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北京,观众如果能在首都剧场看到阵容强大、制作精良的北京人艺经典大戏,其本身就颇为不易,往往开票伊始就一抢而空。如今,借助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东风,上海观众足不出沪,就能在艺术节遇见“京”彩人艺。此次北京人艺大规模赴沪驻演,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带来五部精品力作,在“上海主场”中不仅有《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五部作品先后登场,还同时举办研讨会、艺术交流、展览、联合党建等多种形式的十余项活动。这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新名团合作模式,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积极作为;也彰显了艺术节平台对海内外高质量艺术内容的吸引力,以及携手优秀文艺团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使命担当。在为上海观众带来高水平的话剧演出的同时,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深度交流,促进京、沪两地戏剧文化的相互对话、融合互鉴、长足发展。

“镇院之宝”,开启驻演

回顾过去,北京人艺曾经三度下江南,进申城。20世纪60年代,北京人艺首次大规模送戏到沪,在上海演出了《蔡文姬》《伊索》《同志,你走错了路》等剧;1988年秋冬之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应文汇报和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又带来《茶馆》《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槃》《推销员之死》和《哗变》。1988年那次,所有的演出票在半天内售罄,创造了一段传奇佳话,当时观众对于艺术欣赏的饥渴可见一斑。而距今最近的一次巡演则发生在2012年,斯时恰逢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北京人艺带着《原野》《窝头会馆》《知己》等3台大戏和2台小戏来到上海,同样引起轰动。而这一次,五部大戏在上音歌剧院先后登场,为期近一个月的演出可以说集齐北京人艺当下最强阵容。

“这一次我们北京人艺可以说是‘倾巢出动’,将会有171人次的团队规模来上海,可见我们剧团这次对上海演出的重视。”对于此次上海之行,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强调,“北京人艺来上海演出是有传承的,几乎每次来巡演,都会引起巨大轰动。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这次北京人艺来上海不光是交一个答卷,也能够和上海的艺术家做一个深度交流。”正如冯院长所说的那样,此次剧目安排既有历史意义,又有当下的承接,更有未来的展望。“《茶馆》《哗变》曾经在1988年由上一代演员在上海演出,此次是第二代演员的演出,是我们对1988年沪上行的一次呼应。《日出》是北京人艺的新生代的力量,希望通过演出展现给全国观众。《杜甫》代表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创新样貌,《正红旗下》则是北京人艺在70周年之后,重新启幕的新京味儿戏。这五个剧目的选择,代表着当下我们这一代呈现经典的态度,是向上海观众展示北京人艺的历史与未来,也展示北京人艺‘戏比天大’的传统。”

展演期间,上音歌剧院灯火璀璨,剧场门口新搭起了一座富有京派特色的门楼子,流光溢彩分外耀眼,观众们纷纷在门前拍照留影。伴随着舞台上清脆的牛骨敲击声,大幕拉开,一幅百余年前老茶馆充满烟火气息的景象扑面而来。作为首演剧目,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茶馆》正式拉开了大幕。这版1999年复排的“焦菊隐版”《茶馆》,集齐了当下人艺第二代的最强阵容。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吴刚、龚丽君、冯远征、岳秀清……一众响当当的表演艺术家们都伴随这部剧走过了几十年的舞台生涯,让上海观众能够感受到北京人艺始终如一的艺术品质。

《茶馆》毋庸置疑是“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代表作。这部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导演的话剧自1958年首演以来,跨越半个多世纪,演出700余场,经典的文本,浓郁的京味儿,传神的人物形象,厚重的文化积淀,深刻的现实主义,有着“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的美誉,足以证明《茶馆》在话剧界的地位。

1956年,老舍先生带着一部还未命名的新剧本来到北京人艺,为曹禺、焦菊隐等人朗读。大家觉得第一幕发生在茶馆里的戏最精彩,就建议索性写一个茶馆的变迁。两年后,三幕大戏《茶馆》诞生,内容跨越近半个世纪,不仅在探索“话剧民族化”的道路上有所突破,还成为“人像展览式”剧目的典范。正如老舍先生曾说的那样:“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以“老裕泰”茶馆这一三教九流汇聚的场地为舞台,展现了自清末至抗日战争结束半个世纪间的社会变迁,打造出一幅旧日京城脚下的众生群像,也让观众透过一出作品窥得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舞台上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一次艺术化的解读。全剧具有浓厚的京味儿文化风格,奠定了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基础,造就了中国话剧艺术的高峰。1980年,《茶馆》作为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的话剧赴欧演出,赢得了欧洲观众的广泛赞誉,被西方戏剧界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从25年前接过前辈们留下的经典剧目,演到今日,第二代北京人艺艺术家们不少如今也已年近六旬,将自己最美好与宝贵的艺术生涯献给了北京人艺,献给了《茶馆》。此次来沪演出,说起自己和这部剧,和北京人艺跨越大半辈子的情缘,每一位艺术家都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1988年我们来上海演出的时候,《茶馆》我也在舞台上,当时前边有老的艺术家们,我演的是小角色,比较轻松。但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自己都成了老同志。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么过来的,看着老艺术家们演戏,然后自己学演戏,然后自己再演戏。这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上海观众对我们的检验,真的是如履薄冰,很忐忑。”在《茶馆》中扮演秦仲义的杨立新说到,他在这一版中还担任复排导演:“《茶馆》是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复排的版本始终保持着‘原汁原味’,一直保持着过去的演出样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距离剧中的时代越来越远,也越来越难排了。所以经过30多年再看这个戏,可以来检验一下,我们这剧院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保持我们过去的传统,保持我们过去的深厚积累,希望我们这次能够递上一份合格的试卷。”

同样1988年跟随人艺来到上海的还有吴刚,他这次在《茶馆》和《哗变》中都扮演重要角色。“之前我来上海的时候,是以群众身份登台,这回我能站在这儿有几句台词,说明我进步了。”对于剧院再来上海,他笑说,“这次我们可以说是全家出动,举家迁往上海,驻场演出。我们这个行动绝对能体现出我们北京人艺这一大家人的真诚。”而吴刚的夫人岳秀清则自始至终在《茶馆》中扮演小丁宝这个角色。“我有幸在1991年的时候跟随于是之老师、郑榕老师他们这些老前辈们在一起演出《茶馆》,这次回来觉得特别亲切和兴奋,上海已经不是30多年前的上海,观众也不是30多年前的,我觉得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把戏演好是最重要的。”

扮演常四爷的濮存昕笑称自己“生在人艺”,在北京人艺舞台上演了一辈子戏,他笑着回忆起这部剧历经1999年林兆华的复排,随后全体原班人马又一起把这部戏改回了焦菊隐最初的版本。“我希望上海观众这次能给我们加油,给我们充电。这个剧100年以后如果说没有更好的艺术方式的话,咱们就甭改,可以一直演下去。”而在《茶馆》中扮演王利发的梁冠华,伴随这个戏也已经整整25年,他说:“当年我们这些人有幸参加了‘林版’的演出到上海,这次又是‘焦版’的演出再来上海。很多上海观众如果之前有幸看过老先生们1988年的演出,这次要再看一遍,给我们打个分儿。”

事实上,正如林兆华在他的自述《导演小人书》里写的那样:“《茶馆》几十年原封不动,这是中国特有的戏剧现象。”1999年,时逢老舍诞生100周年,林兆华曾经做过“一版当代意识比较强一点儿的《茶馆》”。在排练中,林兆华把最大的压力给到“二代王利发”梁冠华,要求他“不能模仿于是之”“赋予角色新的东西”“表现老舍独特的黑色幽默”。1999版采用了老舍的文学剧本,而非焦菊隐删节、改定的演出剧本。易立明重新设计的舞美强调象征意味,以歪斜的茶馆隐喻摇摇欲坠的旧时代。但这个版本没有对老舍的剧本和1958年的演出版作出任何结构性的改动,林兆华只给自己打60分,原因就是“没有做出新东西,还是延续过去”。即便是这样的“微调版”,在公演后毁誉参半,到了2005年,为了纪念焦菊隐诞生100周年,北京人艺《茶馆》彻底回归1958版。

戏剧评论家林克欢曾经中肯地分析过为什么焦菊隐版“翻不了篇”,1958版未必在艺术成就层面“不可超越”,但是它在中国戏剧史、在中外戏剧交流史中有着不可绕过的地位。“焦菊隐呕心沥血,他在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空间非常有象征意义,把一个时代、一群人变成了人类的生存处境,他让国外戏剧人看到中国的现实主义戏剧能做到这样登峰造极。”此外,老舍非凡的语言能力造就了全世界都没有的“中国式演剧”。以第一幕为例,几个重要角色其实只有两三句台词,居然能让观众记住,演员在台上坐得住,观众不觉得难受,所以西方导演们看了北京人艺的《茶馆》会感叹:“看似满台群演,实际满台主角。”林克欢进一步意味深长地点出,焦菊隐的视野与思维方式,达到了老舍的高度,这是最难的。“老舍写《茶馆》,他对于落日余晖、对一个时代的没落、对被时代抛弃的人们,充满着同情,这是《茶馆》里藏得最深的内涵。”

坚持守正,注重传承,使得《茶馆》成为北京人艺乃至中国话剧舞台无可超越的巅峰之作。正如上海市文联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所说的那样:“欣赏一出戏,不仅仅在戏的内容上有教育意义和感染力,同时,或者说更重要的,能够让观众有一种艺术表演上的享受,才称得上顶流的戏剧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就如我们行内经常说的:看得见表演的戏。梁冠华和于是之,濮存昕与郑榕,杨立新和蓝天野,何冰与英若诚,冯远征和黄宗洛。两代演员同一个角色,在我的眼前与内心里交替浮现。这也是我自己的观剧史上一次有意思的丰富感受。”

经典剧目,舞台再现

《哗变》是北京人艺外国戏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话剧姓话”埃落定,带给观众震撼心灵的冲击和思考。随后全体观众打破之前的“克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次《哗变》由第二代阵容上演,是对人艺历史的呼应,也是对京沪文化交流、互促的延续。因此,这场演出对于北京人艺和剧中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意义不凡。剧中魁格的扮演者冯远征认为,这是“完成一次心愿”——“两代演员赴上海展示同一个剧目,是历史的对话。这部剧目特色就是说话,是最见演员台词功底的一个戏。台上只有两个演员走动,其他演员都是坐着说台词,非常独特,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希望观众在现场能够感受到演员依靠台词来完成的人物塑造和内容传递。”

《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描摹,对于时代的深刻揭露和对于人性的悲悯,使之成为不朽的经典。新排版《日出》首演于2021年,由冯远征导演。全新的舞台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为这部诞生于八十多年前的经典赋予了新的生命。该剧从曹禺先生八万多字的原剧本中,再度进行挖掘,突出对重点角色的解读,重新解释压死陈白露的“最后一根稻草”,力求与当下观众产生交流。

大幕开启,游动的金鱼,氤氲的雾气凝结成的水滴,会呼吸的光影墙等现代感十足的呈现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在摄影机的投射下,不同空间产生的画面实时投映,让不同时空的人物同场交汇,充分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陈白露、方达生、潘月亭、李石清、翠喜、顾八奶奶……曾经熟悉的人物被赋予新的生命,让观众被深深吸引。北京人艺全青年阵容的舞台亮相,重新解读了曹禺先生这部80年前的作品,展现出青年一代的舞台创造力。同时,舞台上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也赋予舞台多时空、多维度的表达。

青年阵容,青春力量。《日出》带给观众的是北京人艺“在传承中创新”的艺术思路和蓬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年轻人代表的是人艺的未来。追求艺无止境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和学出来的。北京人艺对于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必须经历体验生活。”正如冯远征所说的那样,坚持“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人艺风格的话剧作品。“我们坚定地认为演给中国人的戏要用中国人的方法。”因此,作为导演的他,特别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塑造人物一定要从内心出发”。

探索创新,未来可期

此次来沪献演的五部大戏,代表的是北京人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茶馆》《哗变》为代表的“看一次少一次”;另一类,则是《杜甫》《日出》与《正红旗下》,属于“演一次多一次”。

“看一次少一次”首先是因为剧目创作、制作、导演和表演都堪称经典。正如濮存昕所说,“第二代《茶馆》是与观众一起完成的经典”。对于观众而言,《茶馆》这样诞生了近七十年的作品仅换了两代演员,《哗变》的主演也已到了即将退休的年纪,自然是抱有“看一次少一次”的珍惜。

而对于演员而言,“演一次多一次”的几部剧目,意味着增长了与观众互动的经验;也意味着剧目本身的“包浆”更醇厚——距离经典剧目也越来越近。在其中,《杜甫》是北京人艺近年来创排的历史剧目,该剧由著名编剧郭启宏创作,是他继《李白》《天之骄子》《知己》后又一部聚焦传统文化的历史题材大戏。以杜甫这一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为主角,以其在“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半生为叙事主线,诉说着杜甫的坎坷仕途与人生境遇,也展现了杜甫与李白、高适、苏涣、严武等历史人物的惺惺相惜,将杜甫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融入到舞台情境之中。全剧以古典唯美的审美意境,诗化的叙事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收获观众认可。“千秋诗史杜,独立自苍茫。”作为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杜甫》以人物立足,既从现实角度又兼具浪漫色彩地再现了他的人生境遇与人物性格,通过写意的舞台呈现、立体的人物形象、诗意的演出风格,带广大观众一同重温杜诗名篇,感受家国情怀,深入探讨一代诗圣的精神世界,与主创们共同游历一番别样的“诗之江湖”,让观众在舞台上去重新认识杜甫,了解他的真实与伟大,也是人艺一戏一格的风格体现。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62年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以《小井胡同》等充满京味儿的戏剧闻名遐迩的著名编剧李龙云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改编与续写,使其成为一部完整的戏剧剧本。两位文学大家在这部作品中实现了“神交”,还原出一个具有时代印记的北京城。全剧以老舍先生的自传体形式呈现,如一幅历史长卷般徐徐展开,娓娓道来。从“我”的第一视角将老舍出生前后、清王朝走向没落时的北京城展现在舞台之上,犹如一面镜子折射了当时社会的百态万象。其中蕴含着对人性、家庭、民族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剧中老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在乱世中家国情、民族情的表达,彰显着作者的悲悯情怀和自我省察,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窥探历史的面容,感受时代变迁下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更让观众看到老舍先生笔下幽默中的苦涩,嬉笑中的同情。今年恰逢老舍先生诞生125周年,安排这部演员阵容宏大的作品作为驻演大轴作品,与老舍先生的另一部作品《茶馆》头尾呼应,体现北京人艺致敬经典、续写未来的舞台传承。正如冯远征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后上演的新戏,代表了人艺的全新面貌。不仅创作理念要新,也要有新的气象。这部戏的演员梯队年龄从20岁到70岁,充分体现了人艺的艺术传承。”

“看一次少一次”与“演一次多一次”诠释了几代北京人艺人打造经典的态度与创作精神。岁月匆匆流逝,于是之、朱琳、刁光覃、蓝天野、林连昆、英若诚、朱旭等那批老艺术家已杳不复见,而濮存昕、冯远征、梁冠华、何冰、吴刚等这批中生代艺术家,如今依旧是艺术生涯的最佳时期。七十余年来,北京人艺一直滋养着自己的观众团队,观众到北京人艺不仅仅是看戏,更是看人,剧院把观众与演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七十余年来,北京人艺始终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在原创剧与经典剧中,走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几代北京人艺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生命与艺术,诠释了何谓中国话剧的“守正创新”之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