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和为贵,一棵家庭树的成长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4-06-26
口述式家庭纪录片《七家乐》,讲述“上海一家人”三代家风传承——

和为贵,一棵家庭树的成长

谢江珊

2月17日,七姐弟集体观摩纪录片《七家乐》时合影留念

王载新夫妇和七姐弟全家福(摄于1956年)

蒋为民(中)在纪录片《七家乐》拍摄现场

王载新给七家乐相册题词

一个长镜头下,7位平均年龄为77岁的老人用上海话依次进行着自我介绍……这是纪录片《七家乐》的开幕场景。如此有辨识度的开头,让人忍不住想静下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这是一部为家人量身定制的口述式家庭纪录片,拍摄对象是导演蒋为民母亲王镠和她的弟弟妹妹们。童年、升学、工作、婚姻、困境、动迁……从父母的二人世界到七姐弟诞生后的一家九口,再到如今的34口人四世同堂,王家这个上海大家庭近百年的鲜活故事被老人们娓娓道来。

在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年轻人开始热衷“断亲”的当下,为何还要拍这样一部纪录片?年轻时也偏向于“断亲”的蒋为民,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每个人在年轻时都希望找到自己独立的价值,脱离家庭、自我探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而他们中的部分人可能会在二三十年后回归家庭,就像一个周期一样。”(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 谢江珊

一段经历带来的契机

蒋为民并非专业的纪录片导演,她曾深耕媒体行业多年,后又转型成为企业高管,如今的身份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理事。之所以选择回过身去拍摄家庭纪录片,不仅是因为对纪录片的热爱,更因为盘桓在心头多年的想法有了恰当的实现时机。

疫情期间,蒋为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家庭、家人的关系。在人生的前40年里,性格上最像妈妈的她却一直在“反抗”妈妈,“我妈一直认为我们是相克的,我也觉得自己跟她谈不拢。年轻时我觉得她老要教育我,而我的使命就是要摆脱她的教育,自我成长。”蒋为民坦言,虽然个性强悍,但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她:未来总有一天会后悔自己对妈妈的态度,“其实我也很爱她”。

2008年秋,爸爸去世后,她把妈妈接到家里同住,零距离相处的种种观察和感悟,令蒋为民一度萌生要为妈妈拍个纪录片的念头,“也许镜头会改变我们之间的相处模式”。阴差阳错的,最后变成拍摄妈妈和她的弟弟妹妹们,纪录片《七家乐》由此诞生,片名来自于蒋为民的外公王载新为七个子女亲手制作的七本相册。

两位普通老人的言传身教

王载新出生在嘉定城里的一户普通人家,13岁时离开父母到上海闸北一家米行里当伙计。他做事勤快、机灵、认真,为师父、师兄服务到位,没受皮肉之苦平安度过了3年学徒生涯。

后与在纱厂当女工的瞿世瑛相识,两人经自由恋爱后结婚,恩爱生活57年,并育有三子四女。在七姐弟的记忆中,爸爸厚道勤劳,妈妈聪慧能干,都是乐于助人的好人。

据老大王镠描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在常德路租了一爿店面卖豆腐。当时店里请了一二个帮手,父母要半夜起来磨豆腐,不仅养活全家,还慷慨接济来投亲避难的亲戚,有饭同吃,有粥同喝。

到解放前夕,父亲又承租了地处山海关路大田路口的米店,不仅留用原有的职工,还将失业的弟弟、表亲等人叫到店里工作。楼下经营米店,楼上住家。在老七王玮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将好的房间留给别人住,自家住差的。

米店上有3个房间——灶房、亭子间和三层阁。“爸妈睡在亭子间,我们都睡在三层阁,基本上都是打地铺的。”老五王熊回忆道,“睡在阁楼上,横七竖八的,谁都没有专门的床。”

“他家里5个兄弟,他个个都帮的,他是一个比较懂得关心人家、厚道的人。”老大王镠如此描述记忆中的父亲。

公私合营后,王载新从米店老板变成粮油店职工,全家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上海,物资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在儿女们心中,母亲总能想方设法给他们弄到吃食。

老四王静眼里的母亲会说很多方言,苏州话、苏北话、宁波话一学就会,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说当地话。“我妈人好,关心人家,认识的人多。那时候买啥都要凭票,我们平时去小菜场买菜,人家总会多给一点。”老七王玮补充道。

善良大度、宽以待人、知足常乐,王载新夫妇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七个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学到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亲情胜过金钱。

30多年前,王载新将自己的朴素心愿付诸笔端,一笔一画亲手写下对后代的殷切希望:阖家欢,年年欢乐。家风好,代代相传。七家乐,互助互爱。祝我们,健康长寿。

三子四女的身体力行

王载新夫妇婚后五年生下了长女王镠,因是第一个孩子,所以对她颇为宠爱;而老三王杰是长子,更是得到父母的偏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长子吃的荷包蛋最多,长子长女的照片最多。老三王杰每每说起这些,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老大王镠自小爱读书,时至今日,她也说不出具体原因,只觉得家里孩子多、家境不好,一定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父母虽然觉得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但也支持着她从小学一路读到大学毕业,成为王家那代人里唯一的大学本科生。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王家其他子女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内向懂事的老二王琦放弃读护校的机会直接参加工作;老三王杰没考上大学,去了上海电磁线二厂;老四王静就读师范学校,在减轻家中负担和自己的喜好之间取得平衡;老五王熊不爱读书,16岁就进入玻璃厂当学徒;老六王泓和老七王玮插队下乡。

因为需要挤出时间来读书,家务活都落到了弟弟妹妹肩上。对于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老大王镠一直很感激,她谨记父亲的教诲,要起好带头的作用,做弟弟妹妹们的榜样。

在母亲去世后,她主动将父亲接到自己家中照顾;在父亲去世后王家旧房拆迁出现利益纠葛时,带头做榜样放弃继承权。按照父亲的意思,家里的房子以三个儿子为主,她调侃这是封建思想,但也选择遵循父亲生前的叮嘱——以和为贵。

而今步入耄耋之年,老大王镠回忆起父亲的交代,如此评价自己交出的答卷:“我只能说我基本做到了,很好也谈不上。”

在老三王杰心里,大姐就是七姐弟的带头人,“大姐是很正派的人,我们也很尊重她”。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七姐弟各自成家后也都面临着不同的难题,有人因选择的失误造成生活的巨变,有人因急于求成导致前功尽弃。

步入老年后,他们身体更是时常亮红灯,谁家有了困难,其他兄弟姐妹都会第一时间出手帮忙。去年老大王镠心脏停跳住院安装起搏器,老七王玮住的离医院不远,便经常骑车去医院照顾姐姐。

在那些困难时刻,不管是面对利益冲突还是家庭风波,王家人始终都会记起谦让包容、和睦团结、互助互爱的家风。因为父亲当年撒下的“以和为贵”的种子,早已在时光荏苒里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扎根在每一个人心里。

年轻一代的家风传承

随着哥哥姐姐们年事渐高,身体不如以前健朗,老六王泓和老七王玮开始成为王家的“顶梁柱”。老五王熊中风后住进敬老院,他俩便经常去看他、关心他。

最初老七王玮每隔两周就烧点菜、买点东西带过去,现在因为膝盖滑膜炎不适,改为一月去一次。而且时间上与老六王泓岔开,“他上半个月去,我下半个月去,好让二哥一直看到我们。其余的哥哥姐姐因为身体不好,年纪大了,都是打电话给他”。

跟哥哥姐姐们相比,70岁的老七王玮算是年轻人了,与大姐相差15岁的她直言没感觉到父母对长子长女的偏爱,“因为我是最小的,我爸妈挺喜欢我的,哥哥姐姐们对我也好”。

她一直记得插队落户回到上海后哥哥姐姐们对自己的关照,心存感激的她在如今自己有能力后,总想着回馈。每年给满80岁的哥哥姐姐们送生日蛋糕,闲时带他们出去旅游,是她热衷的事。

她笑称如今在家里担任“捣糨糊”的角色,“三个哥哥三个姐姐不开心时会唠叨,我就跟他们说,年纪大了,不要啰嗦了,每天都要高高兴兴的哦。他们就说我正能量,说我是家里的‘老大’”。

在如期完成纪录片后,成为纪录片主角的家人们,坐在一起看完了作品。老大王镠是最激动的一个,看片时一度大哭;更年轻的一代,也有好几个看得热泪盈眶。

王载新在《七家乐》相册的结尾这样写道:希我子女,姐弟兄妹,嗣后喜逢,吉日良辰,添丁嫁娶、欢叙一堂,合影留念,附入此册。

小辈里,蒋为民向外公学习,用纪录片《七家乐》将王家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她希望这部“不追求单纯好看”的作品,能成为王家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王家人爱热闹,喜欢聚会,也爱合影留念。每年正月初八是固定的大家庭聚餐日,父母教育他们要七家乐,七姐弟谨记在心,同时也希望下一代继续传承王家家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