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没有“大、小”只有对错 女儿做的蛋饼 爱要大声说出口
第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2019-11-24

没有“大、小”只有对错

◆唐文斌

有时候,在大人眼中一块不起眼的积木,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国与国的边境线,一旦越境就是开战,往往闹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关于二孩,永远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和争不完的观点。我从小生活在二孩家庭,虽然弟弟在我的成长路上带来了欢乐、陪伴和保护,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有了弟弟,父母嘴里经常挂着的那句“大的就该让小的”给当时年幼的我带来过不解,甚至还有点愤怒:凭什么大的一定要让小的?

但有个至亲手足陪伴,毕竟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之一。所以在老大出生的一年后,我和爱人一致决定再添个小宝陪伴他一起成长。于是梓茗带着天使的祝福降临到了我们的家庭,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数欢乐和温馨,但麻烦也如期而至了。两宝在玩耍过程中免不了争执和打闹,还经常为了一个玩具吵到天翻地覆。这时,父母在我童年时代教育我的名言,闪亮登场了:“哥哥比妹妹大,大的就要让小的!”

这句当年我听起来觉得无比刺耳的“名言”现在竟成了我最省力的托词和武器,大让小,让的是礼,讲的是情,体现的是一颗包容心和优秀品格等等,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头?我似乎在“大让小”的惯性思维下忽视了整件“玩具抢夺”事件的几个关键因素:第一,先拿到玩具的是老大;第二,先动手抢夺玩具的是老二;第三,也最关键的一点,老大当时才4岁,也就比老二大了十几个月而已!面对三观尚未成型,甚至晚上睡觉还要裹尿布的小屁孩,跟他谈理想、谈品格、谈素质,简直比对牛谈琴更复杂。同时我们还要逼着他让出自己先拿到的玩具给蛮横抢夺的老二,对他而言,估计只能是无奈地被动接受,实则心有不甘。

很遗憾的是,我家老大就是第二种情况。只见他含着泪把玩具递给老二,在我们都以为事件平息的时候说了一句我终身难忘的话:“妈妈,为什么你要先生我出来,如果先生妹妹的话,我就不用把玩具让出来,可以好好自己玩了。”天呢,这句话无疑是对我的灵魂拷问,幼时似曾相似的经历一下穿越了时空,与现时平行交错。让这么小的孩子强迫接受“大让小”,讲的不是礼,更不是情,而是一剂“心灵毒药”。这道困扰了我几十年无解的伪命题,我不能让它再成为我孩子身上的负担。

于是,我变身“老娘舅”,开始漫漫调解路。我先告诉老二,抢玩具是不对的,如果要玩,可以跟哥哥协商;同时以商量的口吻问哥哥,是否愿意给妹妹玩一会儿?这里会有两种结果:哥哥要么欣然同意,这时,我会不吝褒奖之词,鼓励他的行为;第二种结果是哥哥还是不让,这时我也不会强迫他拿出玩具,因为对他来说,这本就是应得的东西。我会从侧面引导他,哪怕最后还是无果。经过几次尝试,我发现哥哥在经过我的循循善诱之后,几乎都能心甘情愿地把玩具让给老二了,这种改变和成长让我欣喜万分。

有时候,在大人眼中一块不起眼的积木,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国与国的边境线,一旦越境就是开战,往往闹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味强迫大让小,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疏远了两个孩子间的关系,也容易剪断两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既给老大形成“妈妈更爱老二”的反射思维,同时也塑造了老二肆意骄纵的性格,实在是一件两败俱伤的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