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4日 星期二
松江“育林军”已到岗,今年将完成七条生态廊道建设 舌尖踏青新口味 藏红花揉进青团里 油菜花开春意闹 春耕大地,不负农时不负春
第14版:郊野大地 2020-03-22

松江“育林军”已到岗,今年将完成七条生态廊道建设

春风拂面杨柳绿,又到一年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作为上海市绿色“版图”上的重点区县,松江近年来在造林上的“大动作”频频。继去年启动松江“史上最大”造林工程——天马生态片区造林项目后,今明两年松江区还将陆续完成7条廊道的生态林建设。届时松江森林覆盖率从16.41%上升到18.5%,跃升全市前三,生态屏障更坚固。

天马造林5月底完工

在佘山镇天马生态片区造林现场,记者了解到,天马造林项目即将迎来复工。项目负责方凯盛园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第一批工程250余位“育林军”已经到岗。一旦复工,土地平整、通沟等前期工作完成后,一周内,第一批苗木也能够到位。

天马生态片区是松江史上最大的造林工程。松江区林业站副站长蔡峰介绍,项目从去年4月份开始,占地6368亩,“目前已完成4550亩造林任务,今年5月底计划全部完成”。

天马片区之后,接下来还有“七廊”造林项目,主要是沿沈海绕城高速、沪昆高速、沪渝高速、黄浦江等高速公路和重要河道,总造林面积将达到7900余亩。目前七廊的建设招投标已完成,正在项目准备阶段,其中三条廊道计划在今年5月完成,其余计划在明年完成。

“织”出富民产业

从黄浦江生态涵养林,到天马生态片区,松江大地上“织”起了一条生态防护绿色屏障,也“织”出了周边林农的富民产业。

家住叶榭镇团结村的金国刚,是黄浦江生态涵养林的一位“林场主”。去年,他承包了涵养林内200多亩养护任务。每年每亩都有200元的养护补贴,每个月还可获得2480元基本工资。“一年收入有六七万元。”金国刚称,平时他负责林内除草、通沟等基础工作,最近配合疫情防控,每天还要骑上小电驴,花两三个小时“兜兜”,禁止“张网扑鸟”行为。

目前松江经济林有5000多亩,主要是梨和桃的种植,接下来,林业部门还在申报一个种药材的林下经济项目,届时将进一步提高林中经济效益。

本报记者 杨洁 通讯员 李谆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