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上海昨无新增确诊病例 昨新增确诊病例89例 其中境外输入86例 教育部 学校暂停大型体育活动 文旅部卫健委 景区接待量不得超30% 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再造一个新浦东梦想并不遥远
第4版:要闻 2020-04-14

再造一个新浦东梦想并不遥远

外高桥集团董事长刘宏讲述浦东开发开放的故事

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首席记者陈炅玮摄

1990年9月,外高桥保税区正式启动;作为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它标志着代表中国开放度的重要“窗口”打开。如今,外高桥不但成为上海自贸区“梦开始的地方”,还向更高目标展翅高飞。

昨天,上海自贸区离岸转手买卖产业服务中心在外高桥启动。在外高桥森兰国际大厦里,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谈起亲历浦东开发开放的岁月,其中迈过的“沟沟坎坎”记忆犹新,鞭策着人们继续逢山开路、攻坚克难。

从芦苇荡到国际社区

从森兰国际大厦的落地玻璃望去,窗外的绿地、人工湖、错落有致的住宅及办公楼、国际化学校错落有致,一派国际化社区的蓬勃气息。

“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时,当年的外高桥还是一片芦苇荡。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快速推进,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春天。2013年,搭上上海自贸区的东风,在这块改革的‘试验田’里,展开了诸多首创性的制度创新,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实现了从保税区向自贸区的‘升级换代’,并迎来更灿烂的未来。”刘宏表示。

在这块近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1年税收达到近650亿元人民币;不但对浦东,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熬过很多次寒冬

谈及目前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认为,“浦东开发开放一路走来,遭遇过很多次寒冬,这次的疫情并不是最严重的。依靠浦东从开发开放之初就有的那股子‘气’和‘劲’,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再次闯关。”

刘宏回忆,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浦东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现在不同,浦东跨国公司“两头在外”的情况比较多,即资本主体、技术,甚至原材料都是外来的,销售市场也在国外,只有劳动力和生产地是国内的。在产业的“微笑曲线”中,中国是最低端的。这一年,浦东新区集装箱吞吐量出现负增长,外高桥的一些企业搬迁关闭、停产减员。

依靠政府和企业同舟共济,为企业减免租金、贴息等办法,多数企业终于熬过寒冬。但危机过后,人们也在思考今后的发展路径,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改变“起吊机经济”模式(通过固定资产拉动经济增长),让“微笑曲线”的两端落地浦东?

改变“微笑曲线”站位

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外高桥集团的“掌舵人”,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外高桥保税区的近10平方公里,更要努力为落实国家战略、推动浦东高质量发展,谋划长远之路。

为了改变“微笑曲线”的中国站位,外高桥开始推行亚太营运商计划,走有保税区特色的产业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如今的外高桥已经占据了“微笑曲线”的两端,让研发和销售的两端留在了保税区,为未来发展保持后劲、开拓空间。

采访中,刘宏告诉记者一个小插曲:早在1996年,美国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建立的首家制造企业——英特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动工。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美国总部出于降低成本等考虑,决定将保税区工厂关闭,迁到成都。面对已经“铁板钉钉”打算搬迁的企业,外高桥集团股份还是不离不弃,全力配合做好搬迁服务。企业要从保税区迁到外地,大量的工厂设备搬迁等手续繁琐,外高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仍为其提供大量的贴心服务。最终,英特尔将工厂搬走了,却把贸易公司留了下来,成为外高桥企业中的进出口贸易“大户”。

这种“店小二”精神、服务理念贯穿着浦东发展的全过程。上海自贸区刚刚成立时,开办、扩大公司的需求井喷,外高桥办公楼资源骤然紧缺。为了把寸土寸金的办公楼让给企业,当时的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将自己“动迁”到一座简陋的厂房内,在“蜗居”里再次创业。

“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要始终保持二次创业的激情,拿出打造百年老店的恒心和韧劲,7年再造一个新浦东的梦想并不遥远。” 首席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